记者12月13日从铜陵市义安区了解到,近年来,该区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执法行为为中心,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法治政府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该区先后荣获“七五”普法中期全国先进区、产业转型示范区、农村社区治理试验区、平安安徽建设示范县区等荣誉称号。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推进简政放权,激发政务服务新活力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该区修改公布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向社会亮出“服务家底”。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精简29家单位申请材料3000余项,精简比例超过60%。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该区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130件,事项平均办件材料数进一步精简。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形成“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工作模式。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区政务服务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实现“一网、一门、一次”。护航企业发展。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设立“营商环境政策咨询专窗”,拓展惠企政策发布渠道。开展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印发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工作任务清单,帮助企业解难纾困。
强化权力监管,催生依法行政新常态
规范公众参与决策机制。该区制定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政府常务会邀请公众代表、企业代表等列席会议,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全面拓展政务公开深度和广度,2020年以来,该区累计发布各类政府信息38718条。主动公开行政许可处理决定9092件,行政强制110件。累计发布政策解读80余条。建立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和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政府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去年以来,该区合法性审核事项275件,6项重大决策事项全部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或建议16条。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2020年以来,全区2家法律服务机构和15名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涉法事务220项,提供法律意见161条次,参与应诉、复议案件56件次,为推进该区法治政府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规范行政执法,树立公正文明新形象
该区建立区直执法部门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乡镇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和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出台案件移送、投诉举报受理告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协商、执法协助、争议协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7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作用,严格执法人员资格审查,该区共有持证执法人员900余人。2020年以来,该区受理并办结的行政执法案件8万余件。定期通过案卷评查、实地督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主要执法单位的“三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察。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试点,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今年,该区共发起双随机抽查任务153个,已查并公示企业445户,进一步加大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
创新社会治理,共绘和谐稳定新篇章
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该区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手续,避免出现“一个申请,多次往返”现象,保障行政相对人获得行政救济的权利。采取书面审理、实地调查、调解和解、公开听证等方式审理复议案件,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严格落实安徽省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在100%。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面建成,实现全区115个村(社区)“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推动建成信访、医疗、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及商会调委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访调对接”“警民联调”“诉调对接”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实现“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全覆盖,“五心”调解法等一批调解工作法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2020年以来,该区128个人民调解组织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3575件,调解成功13488件,调解成功率达99.36%。
坚持高位推动,构建法治政府新体系
该区牢牢抓住关键少数,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对职责规定进行任务分解,不定期开展自查督查。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法治领导责任述职测评制度,将履行法治领导责任情况纳入全区年度综合“双考核”,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领导干部集中述法,出台年度述法方案,召开专题述法会议。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检验乡镇(办事处)、各部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完善纪法协同衔接机制,区纪委监委将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巡查工作范畴,区委依法治区办联合区纪委监委开展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今年,义安区制定印发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相关工作。
加大普法力度,树立法治文明新风尚
该区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坚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法润乡村社区”“江淮普法行”等各类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尊法学法用法。2020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600余场次,促进全社会自觉依法办事,形成法治风尚。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规范化培养工程,2022年,对321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建档立卡、入职培训、颁发证书及徽章。创建申报“民主法治示范村”,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1个。(何大宝 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