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9个月互联网开庭1297次
庐江法院信息化助推高质效司法为民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2-12-22 15:00:54

随着一声法槌敲响,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依托互联网庭审系统,近日在庐江县人民法院第十三法庭开庭审理。受疫情影响,该案原、被告均无法到庭参加庭审,为确保案件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及时化解纠纷矛盾,承办法官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庭审,隔空进行网上审判。

这是庐江法院今年以来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环节推进信息化应用,提高司法为民效率的缩影。

9个月网上开庭1297次

面对疫情,智慧法院大显身手,互联网法庭广泛应用。为保障法官办案效率,庐江法院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8套互联网庭审系统,目前共有11个法庭支持互联网开庭,自3月底投入运行以来共开庭1297次。

通过互联网法庭开庭,法官及双方当事人互相可视,通过视频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并利用摄像头对庭审全程进行录音录像,也可以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进行庭审直播。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可通过云平台对庭审笔录进行签字确认,确保庭审公正公开,案件有据可查。

互联网开庭平均用时不到一小时,方便快捷,畅通无碍,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在线解纷、在线诉讼,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减轻诉累。

电子送达成功率达87.45%

11月29日下午,庐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送达团队完成了一次“云送达”工作,用时不到十分钟,当事人便接收到了受案相关材料。在此次送达中,送达团队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了解到原告张先生由于疫情原因被隔离在外地,无法及时到法院收取诉讼文书,在征得张先生同意后,送达团队通过人民法院统一送达平台将电子版相关诉讼文书发送给了张先生。随即张先生便收到了推送短信,点开短信内的链接,登录后即可查阅、下载相关诉讼文书,完成整个电子送达诉讼文书的签收。整个送达过程十分迅捷,且全程留痕,送达内容、手机号码、发送时间、发送状态和电子送达凭证等信息均即时反馈到送达平台上,便于日后备查。

电子送达作为全流程网上办案的重要环节,在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庐江法院大力推行电子送达,将送达工作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助力民事案件审理。今年以来,电子送达法律文书及相关材料8160件,送达成功率87.45%。

庐江法院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改造,配备自助查询、“云柜”等智能化设备的同时,将线下一站式服务拓展到线上,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的网上服务,建立便民立案新模式。今年以来,全院网上立案5492件,网上立案率达到69%,为异地当事人提供跨域立案56件,真正体现智慧法院“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网络法拍兑现真金白银

打开淘宝网的“司法拍卖”页面,庐江法院的“淘宝网店”显得格外热闹。11月11日,坐落于庐江县庐城镇繁华地带等待拍卖的一套房产在网上引来3856人次的围观,历经9次竞价,该房产最终以58万元的价格被竞买人韩先生成功拍走,溢价率达20%。

庐江法院常态化开展“6·18”“11·11”网络司法拍卖活动,运用“VR 技术+法官直播”的方式,今年以来,共对 116处房产、18辆轿车等物品进行网络司法拍卖,提高执行财产处置变现效率,网络司法拍卖的成交率和溢价率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提升。

庐江法院全面推进执行全流程应用智能化,畅通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的发现渠道,改变线下查人找物传统模式,先后建成与庐江县及合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信息共享专线,提高不动产查控效率。积极推进“互联网+执行”的工作方法,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全力打造信息化执行新常态。今年以来,共纳入失信名单19798人(次),限制高消费5142(次),实施网络查控5607 次,扣划1653次,扣划金额约3800万余元,网络查控措施期限内发起率97.94 %。(张震 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