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陈大镇史韩村,成陇的麦田迎风翠浪,成栋的乡村别墅井然有序,绿荫环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声鸡鸣唤起勤劳的人民,拔草、健身、摘菜、喂禽,一张张笑脸映衬出一幅新时代农耕画卷……
近年来,涡阳县陈大镇史韩村“两委”班子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坚持党建引领,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组合拳”,把民主法治建设贯串于党务村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初步形成了村级组织健全有力、民主制度规范完备、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村级集体收入从2017年的3000元增至2022年79万余元。2019年,村党总支被亳州市委组织部授予“五星基层党组织”;2022年,史韩村被安徽省司法厅、民政厅联合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
点滴小事彰显民主魅力
“我认为咱庄的集体土地不应该分到户,太零散,不方便耕种。”“我觉得现在小麦和玉米都涨价了,再承包出去不划算,应该分到户,增加咱群众的收入。”4月29日,在该村修庄百姓说事点,10余位村民就自然村集体土地是否继续对外承包问题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7年,该村推行“百姓说事制度”,把“村民意愿”和“村里规划”结合起来,在自然村超市、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百姓说事点,唱响党的好声音、宣传党的好政策、民事民谈民议,形成了有事敞开说,有事大家议的好制度。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法律顾问指导和落实结果跟踪反馈等制度,积极推行村重大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全面推进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使村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原来村干部让大家发言,大家都不愿意说,现在都争着说,都积极参与村里的管理,环境卫生大家也都力所能及地自己去维护,就像管自家事一样。”该村群众周老太感慨说。“不断规范民主管理制度,按照合法程序制定史韩村《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方面都切实做到按制度按规章办事。”史韩村第一书记吕敏介绍道。
德育教化引领乡风文明
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发掘党员、群众中的优良家风家训,孝老爱亲好人好事,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评选表彰活动,邀请当地电视台来村宣传报道本村老党员精心照料94岁且瘫痪12年的婆婆的感人事迹,弘扬传统美德,竖起一面面精神文明先进典型的大旗,让身边人学身边人。
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建立共产党员户、村干部户、学法示范户挂牌亮明制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专项文明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互相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
定纷止争铁腕法治赋能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情”、“理”、“法”融合,史韩村积极引导“五老一贤”齐上阵,及时化解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村民生活安定、共处和谐。
该村依托农耕园打造民法典小院,依托村文化广场打造法治文化广场,因地制宜、图文并茂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张贴法治名言名句及廉政文化警句,及时更新内容,让干部群众在工作中、娱乐休闲中都能受到法治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普及了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法治理念。
该村还组建一支以驻村工作队法官、司法行政干警、村法律顾问为主体的普法宣讲队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广泛宣传宪法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实施培养“法律明白人”工程。培养出拥护党的领导、热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等五项标准的培养法律明白人19人。
483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553平方米村卫生室功能齐全、2100余平方米法治文化广场成村民娱乐打卡地;光伏发电站、温氏猪舍、嘉诚门窗加工厂等产业相继落户,1500亩土地流转让百余户群众当上“地主”和工人,以农产品、手工艺品为主的电商新兴产业,年销售额400余万元,盘活集体资产。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袖手看到主动干。深度“三治”融合推进史韩村美丽蝶变,吹响更高水平的生态宜居、百姓富裕、村庄美丽的跨越号角。(李解 刘梦 记者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