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记者从桐城市司法局获悉,该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大局,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阵地建设、加强普法与依法治理,着力推进“法润乡村(社区)”工作开展。
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一支由92人组成的桐城市“八五”普法宣讲员、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普法志愿服务活动;全市22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正常运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配备率100%;加大全市“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工程,目前,该市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594名,学法用法示范户96户。
强化普法阵地平台建设。全市村(社区)实现法治宣传栏全覆盖。在各村(社区)结合当地特色,打造法治广场和文化墙,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宣传氛围;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去年,该局将普法与地方戏曲相融合,创作法治黄梅小戏《法律援助在身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利用“文都”小巷特色,持续深入打造桐城“法治小巷”等地域文化品牌;依托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优化升级镇(村)级法治文化广场,2022年,共优化升级建设基层法治文化广场38个;组建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立足“法律服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的职责定位,在全市15个镇街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加强普法与依法治理。聚焦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志愿者等人员的作用,开展“民法典进乡村(社区)”“送法下乡”等活动100余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54起;加大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目前,该市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17个,安庆市级109个;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2022年,该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农民工案件341件,帮助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共计420万余元,提供免费咨询701人次,极大提升了农村农民的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黄静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