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赠送或售卖“能量手串”“慢性病治疗仪”“核基因干细胞”等药品和保健品为噱头,诈骗养老钱。1月9日上午,寿县人民法院依法通过远程视频提讯公开审理了这起涉及17名被告人的养老诈骗案件。
据公诉机关指控,2014年左右,被告人冯某、孟某、李某三人在北京某商贸公司担任话务员期间,学习并使用了一套诈骗话术:冒充扶贫中心、医保中心等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身份,以免费送药送健康的名义,诱骗中老年人为领取补贴、补助,缴纳注册、审批、开票等费用。或是冒充医药行业讲师或助理,编排话术问诊,夸大病情和产品功效,在未取得相关资格和许可证的情况下,坑骗中老年消费者购买药品和保健品。
2016年上半年,被告人蔺某在北京成立销售保健品公司,李某参与经营,并邀约冯某、孟某二人担任话务员,继续运用上述话术诈骗。2018年8月,该公司人员陆续离职,之后蔺某、孟某、冯某、李某等人或独自成立工作室,或在他人工作室内担任话务员,并继续利用上述话术骗取中老年被害人钱财。至2022年6月底,受利益驱使,在明知从事的是诈骗活动情况下,仍有13名被告人运用话术参与诈骗。
该案系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寿县法院受理的首例涉养老诈骗案件。因案情较为复杂,该案将择期宣判。(记者 唐欢 通讯员 严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