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旌德县白地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四点发力”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初始状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辖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以“早”字为先,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工作原则,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辖内各村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网格作用,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上门入户、电话访谈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全方位、全天候、拉网式排查,并将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分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化解时限,确保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年共走访重点人群200余人次,排查出矛盾纠纷103起;加快推进“百姓说事点”建设,通过实地走访和与村委沟通,或将“百姓说事点”设立在小卖部、快餐店等人群聚集地,或将“说事点”与党员活动室、法治广场等阵地相结合,共设立6处“说事点”,每处“说事点”各配备村级、站点信息员1名,每天在“点”上收集各类信息并做好分类登记,今年以来,共收集各类信息300余条,真正做到村情民意早知晓。
以“严”字为基,固化重点人员管控。密切关注重点人员动态,党委主要领导定期上门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思想动态;综治中心联合镇相关站所立足职能做好关怀帮扶工作,及时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安抚工作,跟踪动态,防止参与集体访;严格落实镇村包保责任制,镇村两级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密切关注重点人员动态,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切实做到一日三见面三报告;做好多方信息沟通、掌握最新情况,扎实落实高铁站值班值守任务。
以“快”字为本,深化矛盾纠纷化解。本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原则,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针对矛盾纠纷的不同情况,找准症结、因案施策、对症下药,充分发挥芮守兵“个性化调解室”、“两代表一委员”、“百姓说事点”、法官工作室等组织作用,打造以经验丰富、群众信赖的退休村干部李文文为核心,民警、司法所干警、县法院法官等专业骨干为成员的“老李工作室”团队,统筹推进乡情化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解融合”,做到快调查、快处理、快结案;针对疑难矛盾纠纷,充分依托每月矛排会契机,组织各村、站所对疑难纠纷进行讨论研究,发挥司法所平台优势,协调联动本镇各相关站所,形成工作合力;针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包案负责化解和稳控,切实推动矛盾纠纷排查一起、化解一起。全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03件,调解成功率为100%。
以“全”字为要,细化宣传教育引导。注重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力求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高标准打造村级“普法学校”“法治广场”“法律图书室”“百姓说事点”“法治宣传栏”等普法阵地,特别是在江村村的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和宣砚文化园的法治文化创作基地,有效提升普法宣传社会覆盖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和“一村一法治副书记”制度,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法润乡村社区行动”, 聚焦青少年、农村群众、企业人员等重要对象,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足实效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反映利益诉求,从根源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激化,全年共开展法制宣传33次。(汤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