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蚌埠运用法治思维打造服务型政府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2-07 15:14:20

新年伊始抢开局。2月1日上午,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践基地举办“专家讲堂”活动,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法官李庆受邀,为辖区企业作销售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专题讲座。

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践基地这一新生事物的落地,是蚌埠市坚持运用法治手段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缩影。山雄有脊,房固因梁。近年来,蚌埠市全力以赴补短板、夯基础,运用法治思维绘就珠城和谐幸福新底色。

科学立法筑牢善治根基

走进怀远县潘圩村,不少农家小院都收拾得很整洁,屋前屋后绿树环绕,让记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绿树村边合”的意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2022年8月1日起实施的《蚌埠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办法》,系我省第一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类立法。该规章突出村民主体作用,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责任;可操作性强,贴合农村生活实际需要;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办法》,从精神层面改变农民不良习惯。

立良法,行善治。近年来,蚌埠市积极发挥地方立法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依法解决了一批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长远性、全局性的问题。

作为“淮畔明珠”,为了保护好水资源,通过推进《蚌埠市河湖长制规定》实施,实现全市12个国考断面水质、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蚌埠市城镇绿化条例》的出台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蚌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社会文明规范上升至地方性法规层面;《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垃圾分类覆盖6个街道,53个居民小区,厨余垃圾日处理140吨,垃圾焚烧减量约10.8%,生活垃圾无害化率100%,在省内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蚌埠模式”。

自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蚌埠市制定13部地方性法规和10部政府规章,全力激活城市发展的创新力。

持续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感谢基地,为我们及时解决纠纷提供了快捷渠道!”某机电公司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内。2022年8月,该公司因房屋太阳能光伏电板被恶劣天气摧毁,与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后,向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践基地寻求帮助。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及时立案,快速启动了财产司法鉴定程序,为查明保险事故损失金额提供了保障。

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践基地于去年成立,内设法律政策咨询平台、法律事务服务中心、法律风险防范化解中心、法治化营商环境联络平台四个功能区,聚合了二十余种服务,催生了“聚集效应”,为企业提供综合性、一体化、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以满足企业多方位的需求。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蚌埠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审批、“加”服务、“除”壁垒、“乘”效应,全面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告知承诺等便利化措施,完成市、县、乡三级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体系构建,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迈上新台阶。

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99.3%,平均承诺办理时限压缩至1.26天,平均提交材料1.41件,精简比例、平均办理时限、“最多跑一次”“一窗”分类办理事项全省领先。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市企业开办设立环节实现4个工作小时办结营业执照。升级改版“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101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与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浙江省台州市、上海青浦区共同推动跨区域通办。2020年,蚌埠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

群策群力多元化解纠纷

1月28日,蚌埠市胜利街道体育场社区接到“一组一会”反映:歌舞团老旧小区化粪池漫溢,污水流至路面,气味难闻,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以及周边环境卫生。

经实地调查,是因为过年期间排污量增大,化粪池内的杂物、油污将管道流通口堵死。查明原因后,社区立即联系专业人员对堵塞的化粪池进行疏通。一小时后,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污水管道恢复畅通。

“一组一会”融入基层治理,激活共治活力。近年来,蚌埠市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共治共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村民理事会(居民议事会)协商议事作用,组建村民理事会(居民议事会)4915个,搭建“一组一会”议事活动场所6000余个,吸纳成员3.5万余名,形成问题“收集—交办—处理—反馈”的闭环链条,为群众提供反映、协商、解决的平台。

让老百姓“告官能见官”,让领导干部“出庭必出声”,蚌埠市政府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位居全省第一。

守正笃实方能久久为功。法治已成为蚌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将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蚌埠跨越发展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努力向全市人民交上满意答卷。(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