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凤阳县总工会驻凤阳县人民法院调解室内,刚到法院立案起诉讨要工资款的杨某,就拿到了拖欠一年多的工资款。在工会特邀调解员的多方沟通协商下,促使被告闻某当即兑现全部欠款,杨某也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法院+工会”联调机制让原本闹心的“讨薪”事短短三天案结事了。
如此高效化解纠纷,得益于凤阳县法院在诉源治理联动机制建设上的成果。
布局诉源治理“先手棋”
凤阳县法院主动转变理念,自2022年以来,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大格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与县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让大量矛盾纠纷以调解的方式化解在萌芽阶段,源头治理效应凸显。
在这一布局中,凤阳县法院坚持让专业的力量到百姓身边发挥解纷专长。法院搭起平台,让“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合作模式共同解决疑难复杂纠纷,增强了当事人的信服感。从退休法官、行业专家中择优选任特邀调解员,明确擅长领域挂牌上岗,并经常性地围绕调解技巧等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建立健全“基本补贴+以案定补”科学奖惩机制,选树“明星调解员”,激发调解员积极性,提升工作质效。
“通过这样的诉前调解,即使最后双方未达成调解协议,因案件基本事实证据、核心矛盾焦点都已经被梳理清楚,也为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节省了大量时间,缓解了审判压力。同时,分流了一大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使法官能够对复杂案件投入更多精力。”凤阳县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奏响多元解纷“协奏曲”
2022年以来,凤阳县法院不断扩大多元解纷的“朋友圈”,广泛邀请人民调解、专业调解等解纷力量入驻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构建起一站式多元解纷新平台。根据辖区纠纷特点,该院目前已经搭建14个诉调对接平台,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站,成立人民调解驻法院工作室,将民间借贷纠纷等9类民事案件列入诉前调解重点,开展专项化解,多途径推进诉源治理。同时,设置速裁调解、行业调解、金牌人民调解等10个特色调解室,对社会资源合理整合,以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对民商事纠纷进行前置调解。统计显示,该院2022年诉前调解纠纷9469件,司法确认案件326件,音视频在线调解案件数4205件。
根据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凤阳县法院实体化运行行政争议诉前调解中心,主动将行政审判、非诉审查执行工作整体融入全县社会治理格局,与县司法局共建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行涉诉预警和败诉风险提示,以协调和解、撤诉方式审结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房屋征收、工伤保险金给付等诉讼案件13件。
注重关口前移“治未病”
“以前我们遇到纠纷,第一反应就是到法院起诉。现在法官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就可以向他们咨询,听取他们的意见,真是方便多了!”凤阳县府城镇居民王先生对于搭建到家门口的“调解平台”非常满意。
为确保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化解,着力减少诉讼增量,发挥职能作用,凤阳县法院以人民法庭为中心,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作为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的工作载体,在线对接基层解纷力量,全部整合到多元解纷平台上。目前,已经形成基层解纷力量全覆盖,实现预警、分流、调解、化解、司法确认、进展跟踪、结果反馈、指导督办等全流程在线办理,搭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自2022年1月以来,“三进”平台新增五个基层法庭调解平台,以各人民法庭为依托,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诉调平台,根据各人民法庭辖区发展特点作出个性化规划,前后共对接37个基层调解单位。同时,以“三进”平台为依托,主动融入基层解纷网络建设,与各基层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对接化解矛盾纠纷方案,并共同会签文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与县旅游局、县妇联、县总工会等单位共签文件,形成行业矛盾化解合力,力争将行业领域内的矛盾化解在诉前。依托“1+5+N”工作机制,做到重大信访化解时在场、解决涉群体性民生问题时在场,力争最有效、最直接地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记者 唐欢 通讯员 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