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围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任务要求,坚持依法下放、试点先行,率先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两个重心,明确执法主体,梳理执法事项,整合执法力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破解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等基层治理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取得一定实效。
行政执法赋权乡镇
整合资源,组建队伍。该县将农、林、水、农机基层站所人财物“三权”下放到乡镇,按乡镇面积和人口数量合理定编,职能全部并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公安体制改革,对没有派出所的乡镇设立1警2辅力量的警务室,集中整合现有行政执法力量和资源,构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出台《岳西县乡镇事业单位综合改革方案》,确定乡镇综合执法大队的组建、职能、人员编制和服务事项,建立24支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定编111人。
赋权乡镇,明确权限。将规划、建设、文明创建、农、林、水、文化、旅游等行政执法权委托给乡镇。推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强化乡镇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执法职责,推进县直部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编制了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厘清乡镇执法机构权责边界。有效实现从“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有效破解基层执法“看得见的管不住、管得住的看不见”问题。
完善设备,强化保障。积极争取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支持,为乡镇综合执法队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配齐配全执法设配,全县共配置电脑104台,执法用车12辆,执法记录仪57台,无人机3架,执法服装若干套。
精准施策完善改革
2022年以来,围绕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强化行政执法人才培训、以案释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方面精准施策、同向发力,该县持续做实做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
一套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始终将执法规范化置于突出位置,从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示、加强事后公开等三个方面,对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的主体、内容、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从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结案归档五个环节,明确注意事项。对行政执法文书,执法档案归档保存、信息调阅监督等作出要求,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遵循委托事项“适宜”与“适度”相结合原则,进一步优化全责清单制度。严把行政执法人员的入口关,强化资格准入,对行政执法人员实行资格认证制,目前全县共178名执法人员持有综合执法证件。
一系列培训,孵化专业人才。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按照分片管理、小班教学的形式,将24个乡镇划分为河图、来榜、黄尾、天堂、菖蒲、主簿六个片区,针对乡镇综合执法人员法学理论基础不扎实、程序意识不强、办案经验不足等问题,组织委托行政执法的9个执法部门,围绕办案程序、证据收集、笔录制作、行政强制执法文书制作、法律适用规则等方面,分门别类地开展专项培训。2022年6月,邀请了市县两级理论专家和实务专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行政执法分管负责人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业务骨干开展集中培训。县司法积极整合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和三大乡村法治人才资源,每年结合“乡村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等乡村法治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开展常态化培训,发挥群众身边法治队伍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的作用。
一批案例讲好行政执法示范。每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由司法局牵头,组建一支由各行政执法单位法制审核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专业律师等组成的案卷评查小组,对各行政执法部门当年的行政执法案件进行评查,通过评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进行。各行政执法部门强化沟通协调,每年对全县行政执法案例进行分析梳理,挑选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和高频案例,开展案件讲评和点评。
“岳西样本”初显成效
反应迅速,高质高效办案。自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以来,充分发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人际优势,在违法行为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控制局面,保存证据,避免违法损害扩大,有效缩短行政执法半径,高效助力案件办理。
柔性执法,教育警示两不误。利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当地治理情况、了解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便于沟通的优势,在执法办案中采取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方式对违法行为提前介入,第一时间稳控和化解争议,寓管理于服务和教育之中,克服传统执法手段机械、僵化、单一的缺点,实现了行政执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乡镇综合执法制度的实施,缓解了县直有关部门的执法压力,节约了行政执法案件办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了当地队伍办当地案件,让有关执法部门能够腾出更多精力办理更专业更棘手的案件,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虽然,我县实施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探索建立了一套体系优制度、系列培训育人才、权责约定强管理的治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有效破解了乡村社会治理的难题。但在首违免罚、违建管控、涉土涉林等自然资源执法案件方面任需积极探索,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执法,努力实现基层行政执法无死角、无盲点、无缝隙。”岳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敏说。(通讯员 孟涛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