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有诗云:“合肥西北望,有乡三十岗。春花夏草盛,秋云冬雪茫。阡陌纵横野,四季好风光。”在合肥西北郊,有一个地方叫“三十岗乡”,据说,三国时,魏国征东将军满宠在合肥西北三十里建立新城屯兵以抗孙吴。经过千余年的沧桑巨变,今天,三十岗乡建有三国遗址公园,能清晰地见到三国时期的军事城堡,保存着秦砖汉瓦。
十来年前的三十岗乡,远离城市,总是以荒凉偏僻著称,从三十岗乡到合肥市区也只有三国城路一条乡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这浅显易懂的六字俗语在农村中广为流传。这是以前的乡下人对有一条好路与外界相通的渴望。
崎岖、狭窄、坑洼……在我的记忆深处,埋藏着这样的一段往事。
以前,妈妈的老家三十岗乡三十岗村还是个贫穷的小乡村,交通很不方便,汽车只能到达乡里,进村就只有五六尺宽的泥土路,路两边还挖了灌溉用的水渠,村民常常在路边堆放一些杂草,中间剩下的路面就像狭长的带子。晴天时,车轮碾过,尘土漫天飞扬,呛得人嗓子疼,眼睛都睁不开,嘴巴里、鼻子里都有沙子。要是碰上雨雪天气,就更糟了,路面变得泥泞不堪,车子碾过路面上的那些坑坑洼洼会溅起许多黄泥水,鞋子上、裤子上、背上,甚至头发上都有泥水污点。下雪时,路面变得很滑,走在冰封的路面上,像溜冰一样。每次回姥姥家都是爸爸、妈妈骑车带着我,走上那条狭窄的路,感觉就像走钢丝一样,我特别紧张,害怕路边的杂草缠住车轮把我绊倒,担心不停颠簸的车子可能一不小心掉进水渠里……我只能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腰,手中直冒汗。那时,去三十岗的路在我心中就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十年间,妈妈的家乡变了,变富了。人多了,车多了,路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加快乡村振兴发展、建成最美科研圣地、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力构建美丽幸福新三十岗”,眼前的家乡更加漂亮,近几年来,三十岗乡随着合肥市大建设大发展也突飞猛进起来,三十岗乡已经今非昔比。三十岗乡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国故地、生态之乡、天然氧吧、国家AAAA级景区、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
筑路人用信念的明灯照亮前方,修筑的路充满阳光和芳香,引领人们一路高歌向前。
全新的三国城路也在2021年的秋冬季节正式通车,你看,这条东起合淮路,西至庐阳区三十岗乡的古城路,全长7.7公里,路面宽7米,沿途涉及庐阳区大杨镇、三十岗乡8个行政村近2万人。政府对这条道路进行全面的维修,不仅对原路幅内补强基层,还将原来的水泥路提级改造升级为沥青路面,实施路肩硬化、美化,增加了道路通行能力。
全新的三国城路,这是一条黑色的“缎带”,通向被誉为最美的科研圣地的大科学装置中心,这条路成了民生之路、生态之路与文化之路。通过这条路,带你进入时空绿野,带你进入科学圣地,带你进入历史古迹。这条路也成为农业连心桥,三十岗乡新鲜的蔬菜、瓜果,也从这条路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大街小巷。
全新的三国城路两旁竖立了一盏盏广玉兰路灯,含苞待放的广玉兰花始终在“枝顶”绽放,花朵四周布满了镂空的广玉兰“枝叶”,灯杆上也雕刻了线条精美流畅的玉兰花纹。这条柏油马路,好似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绿茵中轻轻地飘向前方,升级改造后的道路两边采用可变色的七彩路灯作为照明,炫彩的灯光为乡村道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夜幕时分,三国城路的路灯变幻出神奇的七色光,璀璨的灯光映衬着繁华的夜色,向人们诉说着许许多多关于路的壮丽故事。放眼望去,赤橙黄绿青蓝紫,就像一排排放射着灿烂光华的鲜花,更像是智慧的眼睛迸发出的智慧之光。
全新的三国城路匠心独运,你瞧,路边的一砖一石,沿线的休闲座椅、护栏、公交站亭,都体现了三国历史的文化元素,依托三国文化资源,激活文旅产业活力,使来到这里的人们充分感受三国历史文化底蕴。
幸福路越走越宽,乡村一定会越来越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