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2022年“放心消费在安徽”十件大事公布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3-15 16:03:24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是促消费的必要前提。2022年,我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安徽”行动,多措并举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推动放心消费迭代升级,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软环境”。

3月6日,我省公布2022年“放心消费在安徽”十件大事,展示我省在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意愿、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在消费领域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方面的切实举措和显著成效。

一、全面拉开新一轮放心消费创建序幕

落实中办国办《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机制,促进新发展,省市场监管局、15个省辖市、61个县(市、区)放心消费创建列入省级以下创建示范目录,形成省市县三级共创放心消费格局。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安徽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创建对象由单体经营者,扩大到街区、行业、乡村和县(市、区),实现创建点线面同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全面升级至2.0版,拉开全省新一轮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大幕。

二、推出线下无理由退货发展十条措施

省市场监管局出台《深入推进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工作若干措施》,创新提出多元化无理由退货新模式等十条措施,要求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逐步向商业街区、核心商圈、特色行业、重点乡镇、经营性景区延伸覆盖,鼓励全域作出无理由退货承诺,强化承诺单位全生命周期管理,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规则,全面推行承诺单位公示制度,改善升级消费体验,破除退货痛点堵点难点,营造“放心消费、购物无忧”的消费环境。

三、公布第一批省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名单

根据新一轮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要求,经单位申报、市县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估、社会公示等程序后,公布第一批省级放心消费“五大类”创建示范名单262个,其中经营单位120个、行业协会商会20个、商业街区50个、美丽乡村(社区)60个、县(市、区)12个。强化目标导向,对标达标创建,推动经营主体“亮身份、亮承诺、亮信用”,着力建设信用可视化、质量可感知、服务可体验的放心消费示范场景。加强参创单位的监测评估和检查指导,实行动态管理。总结挖掘一批创建典型案例,组织推介创建活动经验做法。

四、线下无理由退货发展超额完成倍增目标

截至2022年底,全省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共发展2.9万户,超额完成年度发展倍增计划,累计退换货22万余件,退款金额2219万余元,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发展指数(万户企业类市场主体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数量)134.7户。16个省辖市如期全部完成年度翻番目标,滁州市发展总量名列前茅,芜湖市发展增速遥遥领先。全省线下无理由承诺单位已覆盖大型零售商超、行业龙头企业、品牌连锁企业、旅游景区等,退货方式逐渐向异地异店、同城异店、厂商一体化方向发展,消费服务质量进一步向优向好。培树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动,通报表扬第一批100家线下无理由退货优秀单位。

五、《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工作指南》省标发布

2022年8月31日,由阜阳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滁州、芜湖、安庆、宣城和铜陵等市市场监管局、省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共同参与起草的安徽省地方标准《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工作指南》(DB34/T 4279-2022)对外发布,2022年9月30日开始实施。该标准出台,填补了我省放心消费服务领域标准空白,实施贯标有助于指导和规范全省放心消费乡村创建工作,为乡镇(街道)、村(社区)、经营单位、职能部门等开展创建提供工作指引,促进和完善乡村放心消费创建体系,提升乡村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质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六、《线下无理由退货服务管理规范》市标发布

2022年2月15日,铜陵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的市地方标准《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DB3407/T 007-2022)对外发布,2022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始施行。该标准充分总结了近年来线下无理由退货工作实践,对无理由退货承诺适用范围、适用期限、退货费用、退货条件和完好标准等作出详细规范。这是继苏州市之后,全国第二个省辖市出台的线下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市级地方标准。2022年9月,省地方标准《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获批立项,标志我省率先在全国启动线下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化建设。

七、部署启动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支持芜湖、滁州、铜陵、黄山等创建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列入省委、省政府《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2022-2025)》。2022年7月,池州市政府出台《池州市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方案》,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池州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吹响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冲锋号。黄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市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创建方案》,系全省第二个启动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利用两年时间,奋力将黄山全域建设成为放心安心舒心消费的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八、创新消费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机制

黄山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我省首家消费和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通过整合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等多种方式,建立应急联动协调、法律咨询服务、调裁结合、诉调对接的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设置调解室、仲裁裁决、巡回法庭判决和服务咨询等功能区,形成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消费维权服务,提高消费纠纷解决效能。

九、放心消费创建向数智化转型迈进

立足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数智赋能放心消费走进创建新时代,打造出更多放心消费数字化应用场景。池州市在全省率先批准建设第一个放心消费智慧导航系统平台,利用公示的海量数据信息和数字化消费应用场景优势,用数据为市场主体信用精准画像,实现信息化、可视化和社会化监管。芜湖市市场监管局率先利用智慧化、信用化和网格化“三化融合”平台,自动生成商家“放心消费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手机扫一扫,即刻完整获取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承诺、退换货承诺、商家投诉电话、市场监管动态信息等,充分保障了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十、多地出台放心消费创建激励政策

全省各地在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过程中,陆续出台政策激励措施,激发放心消费创建新动能。滁州市委、市政府印发《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明确规定“对获得全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称号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补。”宣城市宣州区、泾县、旌德县等出台促进创新发展、优化知识产权、质量提升等奖励扶持政策,明确要求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的,给予对应标准一次性奖励。合肥市瑶海区、肥东县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对当年获得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的,给予5万元奖励。阜阳等地对获得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称号的,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放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