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三个孩子的份上都不能离婚,别跟小孙一般见识,他挺在乎你的,我们大家都能看出来,回头俺找你婆婆说说,不能干涉你们的生活,放心吧!大娘给你作主。”“俺大娘,我听你的,我和老孙没有啥,其实我也不舍得离婚,你给俺婆婆说说吧,点到为止,也别说太狠了,她也不容易。”3月6日,涡阳县陈大镇孙老家村百姓说事点“主持”马成香组织邻里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与纠纷当事人谢某丽对话彰显暖意浓浓。
马成香是该村百姓说事点的一名“主持”,是村里的老党员、老退役军人,在得知谢某丽与孙某华家庭发生纠纷时,主动找来左邻右舍“能说进去话”的大爷大妈来劝说谢某丽,谈妥后,又找来谢某丽的婆婆做工作,经过7人的共同努力,一场婚姻危机就此化解。
百姓说事点是涡阳县探索建立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法规的一个新举措,创新于2018年,升华于2022年,按照“寻”人而建、“点”随“人”设的原则,县镇村三级在小超市、小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已建成百姓说事点504个,聘任老党员、老干部、老退役军人等乡贤志士为百姓说事点“主持”,工作开展以“四引”为目标,即:宣传党的好政策、唱响党的好声音,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法律法规、提升法律素养,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弘扬时代新风、节俭婚丧嫁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引领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幸福生活哪里寻 儿时美梦已成真
“你们知道为什么都喜欢小时候过的年吗?别说年味不浓,是因为平时吃得太好了,过年没有更好的可吃了,小时候盼着过年是因为过年能吃上饺子,现在想吃饺子可以一天吃三顿,我倒是喜欢吃青菜了。”“小时候我母亲问我有啥愿望,我的愿望就是俺一家子能吃饱,怕挨饿,真怕!现在的生活,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给你十个‘胆’你也想不出来啊!”3月8日,石弓镇神桥村百姓说事点“主持”刘宝昌组织大家畅谈美好生活时大家滔滔不绝道。
“宣传党的好政策、唱响党的好声音,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是建立百姓说事点的本意。百姓说事点“主持”定期不定期与群众在一起畅谈美好生活、感慨中国共产党的辉煌成就和苦难历程,中外对比、今夕对比,歌颂疫情防控、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等党的好政策。
“现在这个社会,谁再说党的政策不好,谁就是不讲良心,吃得饱、穿得暖、住得敞、行得通、玩得便,半夜走黑路总有警灯伴随,我都想再活80年。”曹市镇侯桥村八旬翁侯勤孝感慨道。
法治社会人人尊 学法依法幸福人
“俺家亲戚有啥事都来找我咨询,都称我邱‘律师’,今年我就指导俺外甥依法把被拖欠的工资要回来了,他老板很服气,咱不去‘信访’,咱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保护咱自己的合法权益。”“家里活再忙,我家老伴只要听说开展法治讲座,他就啥都不管不问了,为此我俩可没少生气,不过他还真学到不少知识。”青疃镇一对邱姓夫妻向记者说道。
“宣传法律法规、提升法律素养,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是探索建立百姓说事点的初衷。通过百姓说事点“主持”每月向群众宣传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2022年以来,全县依托百姓说事点开展普法宣传7800余场次。
紧贴时代脉搏,结合百姓说事点建设和乡村振兴,壁画法治文化墙,在小广场、健身器材场等人口密集地增添法治元素,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法润群众素养细无声,群众的法律素养稳步提升。
乡村振兴百花放 移风易俗记心上
“不是我们想说你们年轻人,你们没有经历过苦日子,我看你们浪费,我都心慌,你也别怪俺几个老太婆天天肯叨叨,吃了不心疼丢了心疼,咱不能浪费啊!”“俺三奶说得对,咱以后真的节约点,就跟咱看不惯小孩一样,好好的面包,吃不一半就随手扔了,太可惜了,老传统不能丢,节约光荣要传承。”2月26日,公吉寺镇马老家村百姓说事点在组织移风易俗大家谈中,大家纷纷吐槽道。
“弘扬时代新风、节俭婚丧嫁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是新时代赋予百姓说事点的新使命。百姓说事点“主持”借群众闲聊时机向大家宣传移风易俗政策,长辈们用亲身经历介绍过往生活,号召大家勤俭节约,引导群众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倡导以简朴、节俭、文明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抵制物质化、人情化、低俗化的庆贺方式。
“婆婆的后事我们家不大操大办,活着我尽力孝顺她了,我做到了问心无愧。”涡阳县星园街道潘寨社区群众王芳向前来为婆婆送别的亲朋说道。
远亲不如近邻 让他三尺又何妨
“叔,对不起,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听别人的话。”“大侄子,叔也有错,作为长辈,我也不该那样做。”义门镇武举村沈某魁与沈某平言语时泪水已模糊了双眼,两人紧紧搂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沈某魁与沈某平系同村民组村民,按辈分沈某魁比沈某平高上一辈。“处理俺农村的事,很多时候要讲‘情’,找沈某平做工作时,先倾听他的‘委屈’,然后让他回忆沈某魁曾经的‘好’;找沈某魁做工作,转告了沈某平罗列的长辈沈某魁曾经的‘好’,说到沈某平回忆小时候被别的小孩‘欺负’,长辈沈某魁为他打抱不平时,沈某魁流下了泪水……”这是2022年8月,依托百姓说事点化解邻里纠纷案例的其中之一。
“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引领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是建立百姓说事点的初衷。定期开展上门走访,不定期开展拉家常活动,收集社情民意、“捕捉”纠纷信息,对收集的社情民意及时向村(社区)党组织反映,得到回复后及时向群众反馈;发现矛盾纠纷信息后,及时参与化解并报告司法所和村调解委员会,做到了矛盾纠纷“四早”,即:发现早、介入早、报告早、化解早,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2022年以来,全县通过百姓说事点排查纠纷信息3187条,化解3176条,成功化解率达99.6%。
“百姓说事点是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畅通百姓的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通过唠家常的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化解邻里纠纷,就地解决问题。”涡阳县司法局局长张雷介绍说。(通讯员 马子中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