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马鞍山市民政局“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级民政部门。
近年来,马鞍山市民政局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抢抓入选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首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地区等重大机遇,坚持以创新补短板,以改革增优势,以提质促发展,持续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改革试点,着力培育了一批专精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了全省首个养老服务业聚集区,养老服务工作先后3次获评省政府激励表扬,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获评全国优秀等次,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改革试点优秀案例名单,走出了一条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现代养老服务发展之路。
该部门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职能作用,提请市政府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养老服务纳入市委深化改革工作任务、纳入打造长三角区域“白菜心”指标体系、纳入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体系,三年来累计投入财政经费近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0余亿元。立足打造长三角区域幸福颐养标杆城市新定位,制定颁布了全省首部养老服务综合性地方法规《马鞍山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
据统计,目前该市已建成投入使用养老机构120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12491张,护理型床位增至8429张,占比达67.5%。累计为8.3万余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3904.3万元,惠及面达100%,为3.5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发放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1247.3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以“小马家护”为品牌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与服务,惠及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1315户。打造了以“马上送福”服务为品牌、以智慧养老平台为载体、以专业服务团队为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刻钟”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直接惠及散居五保、低保、低收入、计划生育特扶家庭、重点优抚对象等各类居家特殊困难老年人4.2万人。探索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社会化、网络化运营,高龄、留守、散居特困等特殊老年群体探视走访实现全覆盖。
为加快构建“家门口”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成439个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较好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就便、多元供给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中心厨房+集中配送+社区就餐+送餐入户”的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累计建成273个“后厨可观、食材可溯、安全可查、送餐可及、质量可评、价格实惠”的标准化社区老年助餐设施,累计助餐量达110余万人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且实行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建成全市统一、分级管理的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全市养老服务在线评估分析、需求对接和可视化监管。搭建“爱心时间银行”助老志愿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幸福来敲门行动”、“老伙伴计划”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活动。
持续深化养老服务领域“双招双引”,建成“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33个,概算总投资28.9亿元,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办法。立足构建“同城颐养”体系,开建了“陶然里”城市颐养社区,打造了全省首批面向长三角的康养基地。出台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依托本市高校开设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建成10所区域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2所养老护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持续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俞俊 记者 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