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2023年清明节即将到来,3月22日,记者从合肥市民政局获悉,据预测,3月25日、26日,4月1日-5日为祭祀高峰。为做好市民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合肥市将实行“延长周期、错峰分流、高峰预约、短驳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同时,合肥市文明办、合肥市民政局也联合发出倡议,倡导大家错峰祭扫、安全祭扫、文明祭扫。
为保障市民的祭扫需求,各大陵园、公墓将延长祭扫服务保障周期,从3月25日起启动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并视情延长工作时间,增设服务窗口,加派工作人员,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同时,在高峰日期间继续实行预约祭扫,视情及时采取分时、限流、错峰等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建议市民提前祭扫,避免清明期间集中出行带来不便。市民祭扫出行前,可通过各陵园、公墓电话、网络进行预约。
为推动清明祭扫由“重形”转向“重情”,今年各陵园、公墓微信公众号将继续免费为市民提供网络祭扫服务,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代客祭扫服务,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电话预约、开通绿色通道等服务措施。此外,4月1日、2日、5日开通杏花公园、和平广场南、望铜公交站(途经南七里站西)3条直达小蜀山的清明定制公交专线,开通29路区间线。
记者注意到,今年省城祭扫场所将继续全面推行无烟祭扫,倡导市民选择鲜花祭祀、系黄丝带、写心愿卡等绿色文明祭扫方式。希望市民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燃烧迷信殡葬用品,不携带“塑料花”等祭祀用品,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平安清明 文明祭扫”目标。
祭祀在心不在形,别样清明一样情。省城倡导市民朋友们要争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要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多行孝道,尽心赡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丧事简办,生态安葬,文明祭祀;广大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市民自觉树立移风易俗、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文明新风尚。(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