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协同推进”,大绩效格局初步形成。2022年芜湖市财政局组织开展绩效管理业务培训23次,累计参训3000多人次,全员“重绩效、抓绩效、讲绩效”的氛围日益浓厚。利用芜湖高校专家资源,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政学研”合作,2022年市财政局与安徽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成立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中心,推动绩效管理学术研究,深化绩效管理改革发展。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管理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推动绩效管理由“软要求”向“硬约束”转变。截至目前,该市预算绩效管理已拓展到“四本预算”,涵盖政府债券、政府基金、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等各类支出。
敢于“动真碰硬”,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提升。2023年部门预算申报时,芜湖市财政局对30万以上项目绩效目标、500万以上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全面开展评审复核,通报了368个绩效指标设置的问题并指导预算单位整改。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对2023年10个重点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科学削减项目预算资金1.8亿元。
加大预算绩效监控力度,建立绩效监控红黄灯预警机制,对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对出现亮红灯或黄灯的项目及时预警,对执行进度不达标的项目资金进行回收,2022年共压减收回年初预算分配资金28亿元,有力的支持了该市的人民城市建设。
建立“单位自评+部门评价+财政重点评价”的三维绩效评价机制。在单位自评全覆盖的基础上,部门对单位再开展一次部门评价,对于部分重点项目再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财政重点评价。选取2021年实施的25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评价资金总规模71.85亿元。选取2022年实施的22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包含15个重点项目(重大政策)、6个部门整体和1个下级财政部门,评价资金总规模213亿元,评价结果作为次年预算安排和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
聚焦“创新引领”,不断完善全过程预算管理链条。重点关注城乡医疗保险基金政策效果、基金管理、精算平衡、地区结构、运行风险等情况。省市联动对芜湖市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目标实现程度、投资管理能力、综合信用水平、经济效益等进行绩效评价。关注政府投资基金政策目标实现效果、投资运营情况、信用状况和被投企业满意度情况。建立路径清晰的事前绩效评估、事中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财政重点评价的全流程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绩效管理全过程具体化、可视化、可操作化。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向绩效要效益、要效率、要财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芜湖市将在社会各级支持下,加大绩效管理工作,让绩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绩效管理发挥更大作用,推动财政政策增质提效。(记者 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