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街头涂鸦:创作还是捣蛋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4-07 11:20:51

核心提示:近年来,因街头涂鸦造成的破坏市容市貌、扰民等问题屡见不鲜。街头涂鸦的边界在哪里?该如何规范这一行为?本期说法和您聊聊。

网友分享涂鸦经历

搜索社交平台发现,桥洞、栈道、站台底部等地,都是备受青睐的创作天地,有许多涂鸦爱好者和团队在上面分享自己的作品。

去年8月,网民杨女士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反映,黄桷坪涂鸦艺术街周边涂鸦太过随意,市政设施、商业门面,甚至行道树都未能幸免,被涂鸦爱好者染得五颜六色。同时颜料散发出的油漆味让人难受,希望通过问政平台得到解决。

但当地的商户严女士却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涂鸦街成了网红打卡点,为店铺带来了许多客流量。为此她还专门在店铺外墙设立了一处涂鸦区,以吸引游客。

最终,黄桷坪街道办事处制定了解决措施,在兼顾游客的体验感和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情况下,设定了自由涂鸦区和禁止涂鸦区域,并安装相应的指示牌。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文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丽红介绍,涂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舶来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街头,自诞生伊始,就颇具争议。一方面,涂鸦艺术作为一种后现代边缘文化艺术,色彩跳跃,富有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具有蓬勃的原创力和表现力,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街头涂鸦往往具有煽动性、暴力性、侮辱性或其他违法内容,而且通常是未经许可出现在私人建筑上,涉嫌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所以街头涂鸦作品的合法性一直受到诟病。事实上,在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在公共场合的建筑物上进行涂鸦都是被禁止的。

有的破坏市容市貌 有的成为美丽风景

近年来,因街头涂鸦造成的破坏市容市貌、扰民等问题屡见不鲜,还有涂鸦者在公共平台声称:“以后哪里热门就涂哪里。”

辽宁瀛沈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春梅认为,街头涂鸦成为城市顽疾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缺乏专门的城市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对涂鸦行为进行细致的管理、规定,例如在何种公共区域内允许涂鸦、何种涂鸦的表现形式是被允许在公共区域内进行创作和展示;二是市政部门对影响公众生活、市容的涂鸦行为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

但并不是所有公共场所都禁止涂鸦,有些地方的涂鸦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北京798艺术区的涂鸦从一开始就被接受,从过去到现在,整个区域内不但出现了制作精良的墙体涂鸦,还因此成了当地艺术家与中外参观者的聚集地。

许多地区街头的井盖变“景”盖,上面有志愿者、专业人员等画的垃圾分类、遵守文明、卡通形象等涂鸦画,用更直观、更新颖的方式去宣传垃圾分类、文明引导、“五治”等内容。

近日,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街道西城壕社区邀请辖区单位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65名学子,到网红打卡点得胜桥区域,开展街头涂鸦快闪。

统一规划分类管理 包容合法涂鸦创作

在公共场所涂鸦,如何才是被法律法规所允许的?

有城管人员表示,按照规定,临街的公共场所是不允许进行涂鸦创作的。如果在小区内涂鸦创作,在没有纠纷的前提下,相关部门一般不会进行处理。如果是商业体,比如地铁等出入口,只要不触及法律红线,创作者与企业进行沟通后可以创作。如果确实要在临街公共场所的空间涂鸦创作,就需要向行政审批部门申请,比如市民在路边看到的电箱披上了“涂鸦外衣”,都是经过相关单位批准后,按照统一风格进行设计的。

赵春梅建议,城市管理部门对公共场所内的涂鸦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分类管理,对可以进行涂鸦的集中区域单独标识,并对墙面进行能够重复涂写、易清除的技术处理,以便后期维护。

“我国是一个倡导多元文化并存、强调文化自信的法治国度,涂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宜一概否定和抹杀,而应当纳入法治和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同时,也要探索和加强对合法涂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让涂鸦发挥其艺术价值,抑制其负面影响,彰显多元文化的魅力。”马丽红表示。(张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