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讯 今年以来,庐江柯坦镇充分发挥法治维稳工作在乡村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保障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全方位开展社会治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将法治观念灌输到基层、宣教到千家万户,使法律知识得到普及深化,全民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治”共建社会治安维稳体系,开启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双赢之路。
宣讲“法治”教育常态化
近年来,该镇每个村、社区、村民小组均成立了“普法教育课堂”,各村、社区、村民小组挑选普法教育义务宣讲员、管理员、调解员等,向村民提供法律宣教服务,共组织开展普法宣教服务40余课次,法治宣传专题讲座30余场次,为村民提供了法律知识和治理建议,有助于矛盾纠纷化解,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村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法律知识服务。该镇城池村土院村民组两户村民为宅地地界经常发生纠纷,斗殴不断,通过普法教育和法律义务宣讲,双方都作了自我检点,做出让步,握手言和。
村民“自治”激发参与力
开展村民法理互动自治一线工作法,在每个村民小组中建立村民小组议事会与村民自治理事会两项机制。该镇叶桥村小圩中心村民组,近年来一直坚持村头“板凳议事会”制度,村民们每天早晨都习惯在村头聚集,谈论、交流村里近期邻里间发生的大事小事、难事和烦心事,按照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方式,一些鸡毛蒜皮小事都在“板凳议事会”会上得以解决,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的村民自治管理要求,激发了村民“自治”参与力。
今年以来,全镇各村民小组长办理各类治安、治保、便民服务事例达2000多人次,推动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有效机制。该镇还坚持实施干部问事、组长说事、集中议事、创新办事、定期评事制度。充分运用党员活动日、社会治安议事日,对群众反映的关系村里发展的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由村干部、党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等组成“议事会”,集体研究讨论,形成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管理的良好机制。
倡导“礼治”引领民俗新风
开展弘扬社会道德新风、激发乡村文明精神动力、推动社会新风建设,村风民风得到有力改善,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成为社会榜样力量。近年来,该镇已产生2名“中国好人”、5名“安徽好人”和37名“庐江好人”,评出了榜样,弘扬了正气,激励了一大批社会乡贤和知名人士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创业人士叶建忠十几年前就捐资200万元,筹建“建忠政安慈善资金基金会”,每年利用基金利息帮助社会贫困人口和贫困学子读书上学,得到了社会和群众一致好评。
开启“网治”覆盖智能化
利用网络开展社会治安管理,已成为村民热衷的一项技术,目前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今年1月,该镇一住户商店被盗,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通过监控录像排查,获取了线索,很快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给被盗户挽回了损失。电子监控区域治理科技现代化利用,实现了社会治安科学管控技术基层治理模式,加快了乡村社会治安治理进一步智能化的全新转变,网格化联动共治体系实际运用,发挥了镇域治理现代化实战作用,消除了许多不安全隐患,保证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该镇政法委还不断创新发展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以治理乡村覆盖“一张网”,承载了矛盾化解、公共安全、为民服务、综合执法等治理事项,建立健全了党建为平台+法治+自治+礼治+网治等一建“四治”治理模式,开展常规治安巡查、知识宣讲、矛盾调解、安全排查等工作,成为基层社会治安防范的有力助手和安全卫士。据统计,该镇11个村、社区和500多个村民小组在“四治”共建中,由于精心组织、协调配合,各类治安事件结案率达95%以上,群众问卷满意率超过90%,得到村民拥护和赞扬。(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