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以党建为引领,针对“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而倾力打造民主议事平台。把话语权交给群众,让民意主导工作,把简单的机械管理转变为融合“警民议事厅”、“小亭议事”平台,“议”出社区治理新模式。
群众纠纷“议事亭”化解
龙亭社区位于芜湖市繁昌区南面峨溪花苑小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户数2785户,户籍人口5342人,实有人口7366人。
龙亭社区的金桥三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时,为小区内的凉亭增设了屋顶,凉亭成为群众喜爱聚集的场所。民警在开展社区工作中发现,很多居民小区里都有这样一个小亭子,由此想到通过“小亭”搭建线下议事平台,而此时繁昌公安分局正在推行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于是2022年9月份,“网上警民议事厅”与“小亭议事亭”进行了融合,搭建了“网上议事、线下落实”的工作平台,让辖区居民群众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反映“急难愁盼”问题的阵地,一经推出,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邻里之间难免磕磕绊绊,产生纠纷并不鲜见。对于龙亭社区的居民而言,有了“议事亭”,解决纠纷又多了一个新渠道。今年3月15日,“社区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内有群众向民警反映在小区大门口有人吵架。社区民警看到消息立即赶赴现场,经了解得知几位老人因楼道堆放杂物起争执。清楚情况后,民警立即请来物业负责人、社区干部,和老人们共同来到小区廊亭坐下,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对几位老人开展了引导疏通。经过社区民警、物业经理、社区工作人员的晓之以理、耐心调解,几位老人从刚开始的怒火中烧,逐渐态度好转,并坦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握手言和。
夫妻矛盾“议事亭”说和
议事亭在化解矛盾上发挥不小的作用从一个小故事即可一见端倪。不久前,小区内两位老人吵得有点厉害。社区民警来到现场后经了解知晓,系殷先生因带孙子一事,和妻子滕女士产生意见而发生争执,甚至翻起陈年往事互相伤害。 为化解殷先生与其妻子的矛盾,社区民警联系熟悉这里情况的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把两位老人请到小区廊亭;春风拂面,绿植葱翠,两位老人情绪渐渐地缓了下来。民警通过分析两人出发点都是为了孙子好,提出要征求和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的建议。经过几小时的耐心交流,成功化解老夫妻俩矛盾,两人当场微笑回家。
社区民警马青阳说:“社区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调停矛盾到达成共识,再到消除成见、和睦相处,一个个邻里矛盾纠纷在小小的议事厅里迎刃而解,社区的和谐氛围便更浓厚了。”
截至目前,群众“议事亭”累计化解群众纠纷42件,实现辖区零信访案件。曾经针锋相对的居民们“化干戈为玉帛”,演绎了一段段邻里和睦的佳话。
群众诉求“一揽子”收集
社区生活千头万绪,群众需求千姿百态。如何让群众的心声掷地有声,一直是繁昌公安分局重点考量的问题。微言百姓议事厅则为社区倾听群众心声、紧扣群众需求、办好民生实事指明了方向。
龙亭社区、龙亭警务室的小亭议事“12345工作法”,旨在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作用,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充分运用“警民议事厅”、“小亭议事厅”、“江淮义警”等制度支持,吸纳多元主体以协商、协作和集体行动为共治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宣传、禁毒宣传、信息收集、风险联防等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通过网上“警民议事厅”以及每月开展2次以上的“小亭议事”,及时掌握居民的所思所盼及存在的矛盾纠纷,将有可能引发信访事件、个人极端事件的问题及时化解,从源头上予以解决,使矛盾不升级、问题不发酵。
繁昌公安分局政委任家海说:议事厅充分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一套民警、社区、物业共治、民主协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城市社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龙亭样板”。
芜湖市繁昌区龙亭社区,在龙亭警务室和该社区共同努力下,先后荣获“全国反邪教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卫生示范社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芜湖市基层先进党组织”“全市社区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记者 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