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对象进监体验一日罪犯生活、人民调解员为民警化解罪犯之间矛盾支招……4月13日,白湖监狱管理分局(以下简称“白湖监狱”)与淮北市司法局开展“双向联系”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这一次互动并非偶然。据悉,两家单位已全面推进共建互助二十年,在法治宣传、安置帮教、队伍建设等多领域,深度推进“双向联系”,取得了狱内罪犯改好率高、刑释后重新犯罪率低、安全稳定局面良好的积极成效。
送法进监答疑解惑
当天,淮北市司法局局长杨春杰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建设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为题,为民警带来了一场讲座。他用鲜活的故事深入浅出讲解,让宣讲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充电”的不仅有民警,还有罪犯。“律师,我想咨询一下,等服刑期满后,能取回我儿子的监护权吗?”在串河监区广场,3名来自淮北的律师送法进监,针对罪犯提出的种种困惑,一一耐心解答。
现场答疑的律师表示,罪犯提出的问题并不算什么“疑难杂症”,但对于罪犯来说,这些问题是他们放在心头的“头等大事”,律师不仅要给出专业的分析,更要将问题说明白、把方法讲透彻,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卸下心理负担,安心投入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懂法才能守法,知法才会用法。“律师的解答,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后不会再胡思乱想了,真的是春风吹进高墙……”罪犯马某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原本充满焦虑的脸上重现笑容。
以案释法警示教育
“如今我追悔莫及,让家人承受着巨大压力,真是对不起他们。父母已接近80岁,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妻儿也需要陪伴。我不仅没有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反而给他们带来了伤害……”说到动情处,站在台上的罪犯吴某,不禁潸然泪下。
吴某曾任一县财政局副局长,也曾有理想有抱负,拥有耀眼的“政绩光环”。然而,在利益前面,他没有守住初心,为人情和欲望所累,逾矩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非法利益。如今身陷囹圄,他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在场的淮北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参加警示教育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引以为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对大墙外的社区矫正对象来说,一日进监体验带来的触动同样很大。本次“双向联系”活动安排了5名淮北市司法局管辖的社区矫正对象体验一日改造生活。
“自由太可贵了,我对失去自由的感触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回去,我一定更自觉地服从矫正管理。”社区矫正对象小张看到高墙内随处可见的“你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你来这里干什么”的告诫语,更加珍惜高墙外的“相对自由”,表示将自觉接受矫正教育和管理,努力改过自新。 以茶为媒传经送宝
“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纠纷,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在白湖监狱干校学术报告厅,一批直接参与罪犯管理的民警正在聆听“金牌调解员”王士宏的公开课。
王士宏是濉溪县临涣镇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以来,其成功调解1000余件矛盾纠纷,到机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过1300多场普法演讲,被当地人称为“金牌调解员”。
“真诚、热情、尊重是调解的金钥匙,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只有不用心的调解;没有不讲理的当事人,只有不会沟通的调解员。”面对台下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王士宏将“一杯茶调解法”倾囊相授。
“对罪犯来说,是非曲直,就在方寸之间。遇到矛盾纠纷,他们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要找民警调解说理。我们作为义务‘调解员’,要充分发挥好作用,认真聆听双方的诉求和争议点,双方的怨气消了,心结也就解开了。”聆听讲座的民警收获颇丰。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据了解,“双向联系”工作是我省司法行政系统的一项制度化举措,旨在推进全省司法行政一体化集成发展。白湖监狱与淮北市司法局的“牵手”始于2004年,二十年来,两家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拓宽交流合作的渠道,丰富了“双向联系”工作的内容和载体。
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双方每年年初商定计划,主要负责人牵头,重点就“双向联系”项目与任务进行细化落实,共同打造“双向联系”品牌。
送法进监区实现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淮北市司法局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专家走进白湖监狱,累计开展40余场、6000余人次的线下法律知识宣讲,并对1000多名罪犯进行一对一的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服务。疫情期间,双方合作开展“线上法律服务”,架设法律帮教“空中桥梁”。1000多人次罪犯提出法律咨询1700余条,律师通过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和“指尖法律服务”平台,全部给予解答,内容涉及婚姻家庭、经济纠纷、定罪量刑、减刑假释等方面。
联合举办罪犯就业推介会。先后有60多家企业进监招聘,共提供655个就业岗位。民盟淮北市委、淮北师范大学、淮北歌舞剧院等组团开展了“端午思乡意 慈父舔犊情”“送家乡关爱 促早日新生”“黄丝带帮教行动”等主题文艺演出。
此外,双方还互派干警挂职锻炼,白湖监狱选派多名民警赴淮北市司法局挂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并在远程探视、安置帮教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董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