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昭潭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从小切口入手,通过打造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培养“法律明白人”等一系列举措,激活基层治理“法治细胞”,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每次在这散步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一看,尤其是法治漫画《小明的一生》,对尊法、守法和维护自身权益很有指导性。”4月23日,在昭潭镇营桥村,村民聂孟华与记者边走边聊。
营桥村民法典公园坐落在村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1800m2,公园融民法典知识、法治文化艺术于秀美宜人的景色之中,是昭潭镇为村民精心打造的普法宣传阵地。近年来,该镇将法治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等新时代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在各行政村建成了8个法治广场,并利用广场广泛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法治服务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法治文化活动,普及范围8000余人。
“以群众带动群众,普法才更深入人心。”昭潭镇司法所所长王文表示。
为进一步提升普法专业性,昭潭镇还启动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从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群体中筛选,并进行系统培训,保证每个村至少培养3-6名“法律明白人”。
目前昭潭镇共培养了24名“法律明白人”,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480余次,解决群众法律层面困难事件20余起。
“群众懂法,各项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地落实。接下来,我镇将持续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工作,通过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培育法治模范家庭、开展‘法律八进’等举措,让民主法治‘热’在基层,‘融’入生活,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昭潭镇党委副书记吴俊说。(通讯员 杨晶晶 王文 记者 尤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