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鸠江区检察院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工作机制,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依法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地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依托“沐新”未检工作品牌,立足“抓前端、治未病”,能动履职,取得了初步成效。办理的未成年人张某某司法救助案件获评省检察院典型案例,多起案例被省级以上媒体推介。
助推未成年人“护航”工程
该院全体检察官均兼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一体设立“法治副校长”工作室、“沐新法治热线”和检察信箱,通过案例讲解、动漫短视频等方式途径,持续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落实落细。同时,协助学校定期对校园及周边的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开展监督检察。通过“检察开放日”“沐新法治夏令营”“法律共读”,开展互动交流,丰富普法形式。打造集预防、办案为一体的“沐新”未检法治教育中心,举办真实案例改编的模拟法庭,让未成年人担任公诉人、法官、辩护律师等,参与司法实践,感受法律威严。成功举办“沐新法治夏令营”,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开设云端系列普法课,线上普法零距离。邀请教师、学生代表参与全省检察机关“携手落实两法 共护祖国未来”云访谈。创新开展“鸠检直播厅”《检校合作 依法育人》线上普法,联合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网信办等部门开展“12355青少年公益小课堂”“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等网络直播普法活动,多元化多样态实现云端护“未”。
助力罪错未成年人“挽救”工程
该院会同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检察院,试点探索长三角部分地区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工作,联合开展跨省罪错未成年人的分级处遇和涉未成年人社会治理。目前该院已对5名罪错未成年人开展异地帮教,其中2人已考上大学。同时联合本区妇联、区教育局、区关工委、团区委成立全市首个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基地,开展“翰墨扬法治 书香沐家风”“爱家人,爱自己”等主题的家庭教育指导公益活动。对家庭监护责任履职不到位的,制发《督促监护令》75人次。通过“互联网+”办案开展线上帮扶。通过远程讯(询)问、远程听证、远程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在办案中预防,在办案中教育,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嵌入办案全过程。
搭建未成年被害人“关爱”工程
建立未成年被害人绿色救助通道,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加大救助力度。专项行动以来,共对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2万余元。强化外部配合。立足已建成的“一站式”讯问救助工作站,积极开展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一站式完成心理抚慰、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会同民政、教育等部门共同落实低保、困难学生帮扶、案后回访等各项工作,全方位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注重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该院制作的《用强制报告照亮“隐秘的角落”》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在全区教育系统广泛宣传,推进提升强制报告意识。
打造健康成长“安心”工程
落实“一案三查”堵漏洞。在办理刑事案件时一并审查、调查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公共利益是否遭受侵害等情况。通过该项机制,发现酒吧接纳未成年人兼职等未检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件,分别制发检察建议,达到办理一件、治理一片的效果。持续开展“校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将校园及周边安全与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未成年人“两法”实施相结合,以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学校为重点,充分发挥未检公益诉讼的职能,就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开展监督。探索设立公益诉讼观察员队伍。与相关部门定期加强沟通,对侵犯众多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线索,开展调查和督促履职工作。
芜湖市鸠江区检察院以关爱中心为平台,以检校共建为依托,以法治宣传为抓手,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关爱未成年人工作,不断提升案件办理专业化、规范化,加强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不断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符合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的未检工作模式,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通讯员 吴伟华 记者 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