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调解真神功 人民利益放心中”“可信赖 可依赖”“真情调解 为民解忧”“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省双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5月4日,走进马鞍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的会议室,记者的目光被满墙锦旗和奖牌所吸引,这一面面奖牌和锦旗,凝聚着每一位调解员的辛勤付出。
“起初我是不怎么相信医调委的,觉得他们肯定会偏向医院。但我现在对他们只有感激!”近日,饱受病痛折磨的唐先生对记者感慨道,是马鞍山市医调委帮他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拿到了赔偿金。
2020年7月,唐先生因身体不适来到该市某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给出的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住院一周后,医嘱神经内科门诊复诊,泌尿外科门诊随诊。唐先生出院后拿着医生的处方到药店买了药,两天后感觉身体有好转。而几个月后的一天深夜,唐先生感觉症状加重,腹胀难忍,便打车来到离家较近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看急诊。经诊断,已是前列腺恶性肿瘤(伴转移)。
唐先生认为,几个月前他第一次去某医院就诊时,身体多项指标已经出现明显异常,但医院方在看过化验报告后并没有作出及时提示,仅当作普通炎症进行治疗,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于是,唐先生向某医院提出赔偿要求。但他的要求被医院一口回绝。某医院认为当初神经内科在患者住院期间的处置完全符合诊疗常规。
2022年7月,马鞍山市医调委在接到唐先生的调解申请后,当即安排陈伟光和吴雪玲两位资深调解员受理。在阅读大量资料,对当事人进行调查,仔细听取当事人陈述,最后根据专家的评估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医调委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详细解释专家评估意见,宣传有关政策,最终院方同意一次性赔偿唐先生4.5万元。
“厘清事实、分清责任、居中调解、调防结合、以调促防”。凭借独创的“五步工作法”,马鞍山市医调委彻底扭转了“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非正常局面,几年来未发生一起“医闹”事件,有效地维护了医患双方合法权益。2010年4月1日,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妥善处理医疗纠纷,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医调委,实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制度。从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医调委共接待医疗纠纷咨询832起,接受调解申请719起(其中死亡案件220起),在已结案的714起中,终止调解38起,成功调解676起,调解成功率94.68 %,履行率100%。
“调解工作主要讲好两种话,一种是专业话,专业话让人信服,一种是温情话,温情话让人安心。”担任该市医调委主任的潘春生,是一位具有多年医疗系统工作经验的调解专家。在调解工作中,他和医调委这个团队一道摸索出“五步工作法”,建立专家库,为医调委建章立制,实行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调解流程、政策标准以及调解人员公示“五上墙”。建立工作台账,统一案卷文书,规范各项业务流程;组织大家培训学习,学习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提升调解技能,提高调解工作质量。
记者还了解到,该市医调委每处理一起纠纷案件,都及时将医学技术评估意见或鉴定结果、应该汲取的教训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反馈给涉事医院;并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到各级医疗机构讲解医疗纠纷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同时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建立医疗执业风险社会分担机制,有效化解执业风险。(记者 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