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到了新江板龙舞动、锣鼓声响起时,村民们的认同感和持续传承感,这是文化传承的最高境界”“我们要传承的不光是技艺,更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感兴趣并主动参与非遗项目,确保后继有人”“现有法律对历史建筑保护主体缺乏刚性约束,地方性规定及对特定项目的保护规定跟不上”……4月25日上午,一场围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座谈会在黄山市屯溪区检察院召开。
黄山市检察院、市文旅局、屯溪区文旅体局、区教育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有关镇、街道、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受邀参加,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热心公益事业的“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等出席会议。
屯溪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应平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检察公益诉讼宣传片《追着光,成为光》。屯溪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吴健就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及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在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履职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参会代表围绕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非遗生产性保护、人才储备、资金支持及检察公益诉讼保护等话题,畅所欲言。结合各自岗位职能及专业特长积极建言献策,从不同维度和角度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及观点碰撞。大家认为,此次以检察之名,聚集各方智慧和社会力量座谈徽州文物及徽州文化遗产保护,为聚力共护徽州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启了良好局面。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开局,与检察机关协同守护,让徽州文物文化遗产“守得住”“活起来”。
黄山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虹萍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事关民族、社会和我们每个人,对其保护不是某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事,需要大家携手凝聚合力。她强调,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作为公益诉讼新领域的重点持续予以推进,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现立法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及社会保护的统筹推进;要发挥好府检联动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推动构建“行政+司法”协调保护新格局,实现最大保护合力;要积极整合专业力量,通过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吸纳、招募专业人员指导、参与检察办案,实现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断优化。
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屯溪区检察院表示将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依照最高检“将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作为专门领域加强公益诉讼监督”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府检联动,推动落实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协作配合机制,并以此次座谈交流为纽带,充分把握徽州地域特色,加快建立与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凝聚公益保护共识,形成徽州文物文化保护合力,为抓好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贡献检察力量。(王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