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芜湖市繁昌区着力将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力求为广大群众提供“精准、精细、精良”的法律援助服务,助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构建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设立了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9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拓宽各行业领域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维权点,全区共建有残疾人维权法律援助站、未成年人维权法律援助站、妇女维权法律援助站、涉军维权法律援助站等行业援助工作站17个,“一站式”解决群众法律援助服务需求,坚决做到“应援尽援、应援速援、应援优援”。
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法律援助宣传。线上通过自媒体阵地,推出法治热点,讲法治故事、谈法律解读、以案释法等;线下通过专题培训,宣传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相关政策,发挥宣传栏、法治广场等主阵地作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公共法律服务。开展送法进乡村、进企业、进工地、进校园等各类专项宣传活动,开展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发放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材料等方式提升法律援助宣传质效。切实增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把农民工作为公共法律服务重点服务对象,实行“优先受理”、“立即受理”和“容缺受理”,简化受理程序,免予审查经济状况,对伤病残等特殊困难农民工、农民实行网络、电话申请、上门受理。扩大援助范围,将婚姻家庭、人身损害、司法救助、土地承包、宅基地等与农民、农民工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援助服务范围。加强援调对接,结合农民、农民工诉求和案情实际,将适宜调解、当事人要求调解的案件,实行“援调结合,调解优先”的原则,保障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三年来,该区执业律师共办理涉村(社区)案件近300件,涉居民案件800余件,接待咨询10300人次(其中涉社区居民近5000人次)。建立了微信群96个,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筏源 记者 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