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狱务公开,让社会更加了解监狱,5月15日,青山监狱举办“感恩有你 照亮新生”第十二届主题开放日暨第五届“青润”文化艺术节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进监帮教。
据介绍,2009年以来,青山监狱强化帮教职能,延伸帮教触角,已连续举办12届主题开放日活动,累计开展家庭走访110余人次,充分发挥社会帮教和亲情帮教的助力作用,做到执法有力度、改造有温度,并大力加强与地方司法部门、技能培训机构、社工团体以及亲属紧密沟通,积极探索教育改造青山模式,不断提升监狱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当天上午,来自不同地区的56名罪犯亲属走进高墙,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才7岁,他们辗转跨越多个省市,更有日夜兼程跨越5000余里,从黑龙江省赶到青山监狱参加亲情帮教。
在民警的带领下,亲属们现场了解罪犯学习、生活和习艺劳动情况,观看监狱开展特困罪犯家庭走访工作纪实片,了解近来年青山监狱教育改造的创新成果及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新举措新成效,直观感受到青山监狱规范管理水平和公正文明执法理念。在教学楼习美社,罪犯创作的一幅幅高水准的书画作品,让亲属们过目不忘。在分级处遇中心,微影院、K歌房、E世界游戏室、悦空间、台球室等等,文体活动种类多样,设施齐全。
可容纳2000人的集中教育中心帮教现场座无虚席,气氛非常热烈。亲属代表和罪犯代表分别作了感人肺腑的发言,由罪犯团体表演的手语操《星星点灯》拉开了演出大幕,原创诗朗诵《新生之路 感恩有你》、电声乐队演唱电影《少年犯》主题曲《心声》和原创散文朗读《写给妈妈的一封信》,向远道而来的亲人表达自己感恩以及悔过自新的决心和信心。罪犯为亲人穿上习艺劳动缝制的衣服,给母亲或妻子献花,一家人抱在一起,感动了所有人。大屏幕播放的《妩媚青山留“兰”香》纪实片,讲述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张景兰连续四年到青山监狱开展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伴随着音乐,76岁的张景兰坐着轮椅,为20名贫困家庭罪犯子女发放助学金。
活动中,罪犯王某亲属给民警送来一面锦旗,“感谢监狱及民警的关心教导,让我重新找到了儿子。” 今年32岁的王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刚入监时其表现很差,多次以自伤自残方式逃避改造。监区民警多次召开研讨会,找出王某改造难的“病根子”,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子”,并配上促进疗效的“药引子”,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改造方案。所谓“药引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监区通过引导其背诵经典诗词,向其荒芜的心灵中缓缓注入新生的力量,帮他找回泯灭的人性,耐心叫醒其沉睡的良知,让其看到高墙内的诗和远方。王某参加2023年青山监狱第三届青润杯诗词大会,获得冠军。
据了解,青山监狱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持续推行早读晚诵经典诗词的基础上,采用诗词大会的形式,激发全体罪犯学习诵读经典的兴趣。在罪犯王某的转变过程中,传统文化功不可没,真正做到了潜移默化久久为功。
据青山监狱党委书记、政委张林森介绍,近年来,青山监狱在安徽现代治监理念的指引下,发扬“永葆本色 勇攀高峰”的新时代青山精神,将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寓于平安、法治、数字、绿色、文化、融合的“六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实践中,以建设罪犯集中教育中心、罪犯分级处遇中心、电教演播中心、教育矫治中心和回归指导中心为硬件支撑,以铸魂培根、润心启智为文化内核,探索形成了独具青山特色的短刑犯教育改造模式,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成果丰硕、成绩突出、成效显著。(夏江峰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