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深化检务公开 畅通检群联系
淮南检察摘得全国检务透明度“榜眼”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5-24 11:15:28

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3)》。《报告》内容有中国政府透明度、中国司法透明度、中国检务透明度等系列年度指数。在中国检务透明度排名中,淮南市人民检察院位居49家较大的市人民检察院第2位,仅次于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检察院。检务透明度评估有3个一级指标:服务法律当事人、服务法律监督、服务社会治理,淮南市检察院的得分分别为81.00、67.50和55.00。淮南市检察院为何能摘得“榜眼”?近年来,该院在检务公开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检务公开实现三个转变

2022年6月,淮南市检察院对该院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整合,形成了以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平台、法律文书公开平台、辩护与代理预约申请平台等为基础功能,以“两微一端”为主要传播介质的信息公开发布矩阵。针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收到的留言信息、咨询问题、举报线索等,由宣传部门线下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办理。为便于不同群体的阅读,不断优化门户网站的语音播放、字体放大、站内搜索等功能,实现无障碍阅读。2022年11月,淮南市检察院荣获全国检察机关门户网站管理优秀单位。

为丰富和实化“检务公开”事项,淮南市检察院本着“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原则,检察人员信息、年度工作报告、重要案件信息、财务预算信息和文书统计等信息,全部按照最高检《关于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检务公开细则》的相关要求,及时规范公开。通过整合、优化,淮南市检察院在检务公开方面实现了“三个转变”:从侧重一般事务性公开向案件信息公开转变,从司法依据和结果的静态公开向办案过程的动态公开转变,从单向宣告的公开向双向互动的公开转变。

制定出台系列运行机制

为加强检务公开的机制建设,2022年,淮南市检察院出台了《淮南检察机关宣传工作一揽子运行机制》,构建了主要领导常态督导、宣教部门协调统筹、相关部门联动的信息公开机制。在信息公开的范围、程序、监督保障方面,建立了拟制、审核、审批、发布、推送工作机制,严格做到业务部门负责人、分管检察长、政治部主任“三审”管理,确保发布的信息准确无误。

为推进新闻发布会的常态化,出台了《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工作办法》,对新闻发布的次数、标准和内容等作了明确规定。去年以来,已举办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主题新闻发布会5场次,省市主流媒体刊发稿件50余篇次。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淮南市检察院还通过“两微一端”平台,主动将公益诉讼诉前公告、案件网络听证、重特大案件等群众密切关注的检务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通报。例如,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公开发布了刘某重大职务犯罪案件、胡某某抗诉案、潘某国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等重特大案件。

公开与普法服务相统一

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淮南市检察院在新媒体平台专门开设了“说案”“移动学堂普法微课”等普法栏目,并邀请办案检察官撰写办案故事,开展以案释法。去年以来,共推送自制作普法短视频33期。例如:自制《涉法涉诉信访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系列普法短视频,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表达合理诉求;自制《20类常见违反疫情防控紧急、应急处置措施行为及法律后果》系列普法短视频,引导群众严格遵守公共场所防疫规定。

为将“看得见的正义”呈现给群众,淮南检察还充分利用网络直播,让群众直观了解检察办案情况。2022年11月,直播了张某某“顺走”盆栽不起诉案的听证全过程,百余名网民在线观看。去年以来,淮南市检察院共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直播案件庭审、不起诉听证等20场次。

“摘得‘榜眼’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激励。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检务公开的方式、渠道和载体,在及时回应群众的关切诉求、公开与普法服务相统一、发挥集约平台引导功能、完善安全保障制度机制等方面发力,做到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在哪里,检务公开就应当延伸到哪里,让检务公开更好地走入群众、深入人心。”淮南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硕说。(记者 袁中锋 通讯员 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