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我省将构建省级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5-24 11:15:55

5月22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5月22日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省已启动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接下来将主要从生态系统多样性、陆生高等植物等7个方面对各县区开展调查评估,基本摸清全省重要区域县域内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保护状况,为构建省级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打好基础。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席峰介绍,生物多样性县域本底调查是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识别威胁因素、分析保护成效的根本途径,是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重要基础。2022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持续推进以大别山、黄山—怀玉山(安徽境内)两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的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初步构建省级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据介绍,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将在4个方面实现应用。一是为今后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提供基础依据,二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三是为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四是为美丽安徽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为全面提升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监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为科学规范指导相关区县开展调查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借鉴浙江、江苏等省份做法,组织编制了《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指南》,并于今年2月通过专家组论证。根据《指南》安排,接下来主要从生态系统多样性、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等7个方面对各县区开展调查评估。

全省将分批次开展调查工作,今年先在大别山、黄山—怀玉山两个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22个县区和合肥市肥西县启动调查工作,至“十四五”末实现全省县域本底调查全覆盖。我省计划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全省重要区域县域内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保护状况,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和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类、分布、数量、生境等现状;同时完善区域物种名录,形成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并评估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及影响因子,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建议。(记者 张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