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小小庭院做有新意的党史宣讲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5-24 14:49:08

庭院几许,绿树繁花,温馨的环境,让人倍添惬意。4月20日上午,在宁国市甲路镇临街的张长明家,一张小圆桌,几条小板凳,老党员、“宣城好人”、宁国市“十大法治带头人”张长明,正在为社区矫正对象们带来一堂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小院课堂”。

今年以来,宁国市司法局创新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模式,通过“小院课堂”授课,把生动的党课搬到社区矫正对象“家门口”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参学矫正对象,送上一份精心烹饪的“精神大餐”。

谈“创新党课” 将课堂搬进家

“小院课堂”是甲路镇老党员张长明将自家小院“变身”为特色课堂的一种创新党课宣讲模式,把生动的党课搬到村民“家门口”,让浓浓情怀充盈在温馨的庭院中,让党旗在基层组织阵地高高飘扬,在党员、群众中掀起知党、爱党、跟党走的学习热潮,让党史学习飞入寻常百姓家,传进千家万户。

张长明老人生于1944年,退休之前是供销社的职工。退休后,他于2002年至2011年,担任甲路镇居委会书记、主任。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时刻把群众放在心间,为居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也带动了许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退休后,坚持在生活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力所能及的事,为社会和党的事业继续发挥着余热。在甲路镇法治建设和法治家庭的创建中,张长明老人更是起到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有着良好口碑。

不仅如此,还通过对教师和家长的课程,引导成年人以身作则,给孩子们学法用法树立良好榜样。在这次通过“小院课堂”给社区矫正对象授课的过程中,张长明根据镇上社区矫正对象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党史与现实相融合,通过讲述钱学森回国、井冈山故事、毛泽东勤俭节约故事,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相融合,引起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情感共鸣,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作用。

聊“阅读写作” 要从娃娃抓起

张长明老人一直保持着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涉猎范围颇广,而法治书籍则是他最喜欢的门类之一。20多年来,他创作了很多宣传正能量的书法作品,也大量创作撰写了充满激情、责任心的正能量文章。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张长明老人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为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年事已高的他,坚持给孩子们上道德讲堂,讲法治、话安全、谈道德、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了一堂名为《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涉猎广泛,在谆谆善诱孩子们认真读书的同时,还择时宣讲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讲科学、讲法律、讲安全、讲孝老敬老、讲感恩、讲报国,等等。同时,他还自费购买儿童图书,多年来利用“六一”儿童节赠送给小学,丰富孩子们的阅读体验,并将自己珍藏的书籍和自己的书画作品赠送给学校,供孩子们阅览。退职以后,从2018年6月至今,为中小学生讲课沤心沥血地撰写了60多篇讲稿,并主动联系中小学校,5年多来,为当地中小学、周边乡镇中小学讲了50多堂课,其间也应邀为乡镇党员大会、村党员大会、学校家长会、学校党员教师等讲了多堂党史教育课,反响良好。

对于法治建设,他不仅读得多、品得细,还常有自己的思考。灵感一来,便会提笔写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他撰写的《传承好家风、培育优品行》《爱国,首先必须爱国旗》等许多宣传正能量的观察与思考述评,不仅在中小学课堂上讲,也曾在《今日宁国》等报刊上刊载。2018年,其中一篇名为《〈监察法〉的威严在于依法执法长震慑》的文章,在《江淮风纪》杂志刊登。2009年至2011年,他被宁国市委宣传部授予“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

解“群众难题” 视奉献为乐趣

在担任甲路镇居委会书记期间,张长明时刻把群众的大事小情放心上,尽心尽力地为群众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法治科普也是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正因他持之以恒为民奉献的精神,2013年,被宣城市文明委评为“宣城好人”,三次被宁国市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在担任居委会书记期间,原铁四局职工遗留下的孤儿和奶奶,生活在简陋工棚里。小孙女在甲路中学上学,但户口却远在贵州,禁止中考移民的政策,让张长明老人对这个女孩分外担心。国家法律政策自有道理,但女孩无法回贵州参考也是现实所迫。为依法解决女孩的中考问题,张长明老人不停在公安、民政等多部门咨询、沟通,经不懈努力,他终于成功将女孩户口落在了甲路镇居委会,解决了女孩的中考难题,并按照法律规定,将祖孙二人纳入低保,让她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十几年来,张长明老人不为名利,视奉献为最大的人生乐趣。关注法治,关注民生,关爱下一代。他用实际行动,让大爱的阳光照进现实,让法治的光芒照进公民心中。

据了解,“小院课堂”平时除了为社会矫正对象进行授课外,还经常为当地中心小学党员、教师宣讲党史等内容,也接待过几所大学暑期实践活动的师生,小小的庭院已然成为讲党课、学党史、宣传正能量的场所。(记者 陶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