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2日至26日,“思想领航·法治护航新湖南”全国省级法治(制)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分三条线路深入三湘大地开展采访,探索平安湖南法治湖南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做法新成效。本报将持续推出相关报道。
5月22日下午,记者跟随北线采访团来到长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雷锋派出所,参加“新时代派出所的工作”——湖南法治报《派出所的故事》专栏百期报道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派出所“怎么做好群众工作、如何践行派出所‘主防’理念、怎样激发基层民辅警的工作积极性”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日前,公安部下发《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对派出所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提出推行预防警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源头防范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上来。
湖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何颖表示,从当前工作实际来看,派出所主防理念和评价导向日渐明晰,全省派出所落实“主防”理念,做实做好预防警务,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何颖认为,派出所“主防”,要构建好从上到下的组织体系,使派出所主防在工作机制上能够落到实处;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主防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派出所工作的主要指标;要建立标准规范的主防职责体系,将内容多、评价难的社区警务工作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真正做到实处;要建立有效的支援保障体系,真正把警力下沉、保障下倾、重心下移落到实处,使派出所主防有力量、有支撑、有保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社会治理难题的真实写照,派出所的工作千头万绪,离不开民辅警夜以继日的守护。如何让基层民辅警更有归属感?“激发民辅警的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湖南警察学院教学评估处处长、教授刘振华认为,要提振民辅警的担当精神、奋斗精神和实干精神,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要用好考核工作这项“指挥棒”“导向标”,把考核结果真正落到实处,以此提升民辅警的工作效能;要提升民辅警工作生活的内外环境,真正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凝聚人心警力。
湖南法治报总编辑刘正勇现场分享了湖南法治报如何从基层派出所繁杂的海量信息中挖掘出好故事的“秘诀”。他指出,媒体记者要善用“放大镜” “望远镜”,要洞察大主题中的小情节,窥见小故事里的大境界,研判事情的发展方向和长远意义。刘正勇表示,未来,湖南法治报将紧跟工作重点,挖掘湖湘特色,创新表现手法,宣讲“湘所”品牌,用心用情书写新时代派出所的故事。(记者 左隽 聂静洁 通讯员 杜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