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住在这儿真的很幸福”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5-25 14:46:35

初夏时节,山林原野披上一身新绿。

山水之间,密林深处,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内,整洁的道路、民居错落有致。

5月16日傍晚时分,走进井北组陈习银的二层小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惬意时光,说着村里的变化。“现如今治安越来越好了,环境也越来越美了,走个夜路也不怕了,好政策让咱心里热乎乎的,住在这儿真的很幸福。”

天色渐暗,警灯闪闪,打更声阵阵,满满的安全感围在身边。

“社会治安这块,我还有几句要提醒的……”当天晚饭刚结束,一场“平安夜话”开始了,说完开场白,舒城县公安局干汊河派出所所长、七门堰驻村民警童昊接着说下去。

“家庭用火要做到人离火灭,切忌人在门口聊天忘了灶台有火;乡里乡亲,要互尊、互爱、互助,和睦相处,有个大事小情都可以找我,我的手机号码是公开的……”

围绕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家庭婚姻、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童昊用接地气语言边说边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收集他们关心的大事、闹心的小事。

“你酒喝多了,不讲道理,动手推搡,造成我摔倒受伤,没5000元不行。”次日,在村委会调解室,龚某与李某因小事发生争吵,还没等童昊赶到,村妇联主席、计生专干祝金花及时制止,主持起调解,她语重心长说着“六尺巷”故事,劝说双方,矛盾成功化解。

“大到交通事故、小到邻里边界,我们自己能化解的,尽量不动用派出所警力。”七门堰村党支部书记徐修宝说。

为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纠纷,七门堰村充分发挥“党员+村民组长+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解决村民“糟心事烦心事”,小矛盾就地解决,遇到双方不听劝的,移交给村委会,村层面解决不了才上交到派出所或镇政府。

为培训村级调解员,让他们更为专业,自2018年以来,干汊河派出所采取“警民联调”“警务通达”工作模式,请村干部到派出所警民联调室轮流值班,配合民警参与调解工作,取长补短,回到岗位上后大放光芒,祝金花就参与过培训。

“真心感谢童警官,我就把困难这么一说,没想到派出所立即上门办理。”前不久,人在外地的龚业梅,因其行动不便的儿子需重新补办身份证,而又请不了假,急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她将此事发在警民微信群内,民警了解情况后,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解了龚女士燃眉之急。

据悉,该村人口3100人,已组建两个500人的警民议事微信群,群里将镇驻村干部、驻村民警、村民代表等邀请入内,搭建了“零距离”“全天候”的干群“连心桥”。

“充分发挥村民组长、党员、治安中心户长、村民代表、志愿者人熟、地熟优势,组建邻里互助队,实施邻里守望。”据村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程晨介绍,该村共有党员83人,18名村民组长同时兼任治安网格员,整合赋闲在家的村民,设立了邻里互助队,日常负责关注空巢老人、农村留守夫人们等,夜间开展打更巡逻,同时兼顾政策宣传、治安瞭望、基础信息提供等,重拾“远亲不如近邻”的村情。

“村庄日丽,蔀屋云兰;田分上下,苗尽东南……伫看秧马行来,行行队队,却听田歌唱去,三三二二。”先人高华所描绘的这片田园风光,现如今,这座千年古村早已焕发新姿,生机盎然。(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王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