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至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责,能动履职,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狠下功夫,以加强“前置服务”、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突出办案重点等实打实的“硬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加强前置服务 彰显检察服务诚意
“企业运营情况怎么样?”“有哪些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走,我们再到下一家看看。”4月17日,东至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深入辖区企业开展“服务企业家日”活动,通过送法上门、问需问计,倾听企业“心声”,就企业和职工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面对面指导,帮助企业职工提升法治意识,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向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
“检察机关主动上门问需问计,为企业和员工解答法律困惑,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产品,做强企业。”对于检察机关的来访,安徽尧舜智能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说。
为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东至县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家日”活动,打造12309检企联系“直通车”,开通优化营商环境的“绿色通道”,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及时回应民营企业法律咨询。今年以来,该院共接待民营企业家15次,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1件。
实行宽严相济 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感谢检察机关从宽处理,今后我一定守法经营。”最近,东至县检察院在回访涉案企业时,企业负责人刘某某这样说。
3月15日,东至县检察院对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举行听证会。刘某某因涉嫌拖欠21名工人工资被公安机关移送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刘某某积极筹集资金支付拖欠工资,主动认罪认罚,承办检察官依法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检察官表示,该案社会危害性较小,刘某某真诚悔过,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有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
这起案件只是东至县检察院审慎稳妥涉民企案件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该院积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既“严管”又“厚爱”,综合发挥打击、保护、监督、教育、预防等检察职能作用,最大程度降低司法办案对涉案企业的影响。今年以来,该院对涉案企业经营者依法不批准逮捕1件1人,对1起涉罪民营企业拟开展企业合规审查,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帮助民营企业积极整改。
突出办案重点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东至县检察院进一步强化营商护商意识,将依法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各类违法犯罪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董某某是东至县某纺织企业的负责人,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董某某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计127份,价税合计1400余万元,税额合计110余万元。经县检察院审查核实后,依法对该企业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向法院提起公诉。
检方认为,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护航企业发展更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今年以来,东至县检察院共受理批捕破坏经济市场秩序犯罪2件4人,起诉5件12人。同时,持续保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压态势,批准逮捕侵犯假冒伪劣产品类案件1件1人,审查起诉1件2人。
东至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夏琴表示:“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良好的营商环境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此,县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在打击破坏民营经济违法犯罪的同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多措并举,精准服务,不断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通讯员 吴俊杰 张芳婷 记者 尤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