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创新便民举措 延伸审判职能
利辛法院构建“一村(居)一法官”机制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6-07 11:16:10

“由于以前没有打过官司,总感觉法院的法官很神秘,自从利辛法院的法官来村里宣传法律知识以后,现在不出村就能见到法官了,他们还真能为咱老百姓办实事,就像前不久发生在俺家与邻居的一起纠纷,如果不是陈贺海法官的及时介入调解,我们两家肯定得打架,现在不是被打伤,就是被‘法办’,也有可能正在打官司告状的路上……”近日,在利辛县阚疃镇汪胡村,村民汪某激动地向记者说道。

据悉,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强化年”和“无诉讼村(社区)”创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3月30日,中共利辛县委平安利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利辛县人民法院联合下发文件,即日起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

目前,利辛县人民法院以各业务庭室、团队为单位,包保了全县23个乡镇366个村(社区),由庭室、团队负责人为“一村(社区)一法官”的直接责任人,在全县每个村(社区)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确定1名联系法官。包保村(社区)联系法官原则上每2个月到所负责联系的村(社区)至少开展1次巡回审判、法治宣传、诉调对接、指导人民调解、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等活动。

各基层法庭应每周开展“周末村居法庭”活动,积极参与平安利辛建设,针对基层社会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发送司法建议,促使村(社区)依法自治;开展“无诉讼村(社区)”创建活动,引领地方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城北镇徐田村村民杨梅菊在2022年期间为刘继奎打工,工作完成后,却再也联系不上被告,辛苦劳动的钱无法兑现。当事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在去村里办事的时候,发现村室有一村一法官的工作室和法官联系牌,抱着尝试的心态,杨梅菊拨通了法官史涛的电话,在电话里说明事情经过后,史涛法官考虑到该案件潜在的风险及社会影响,迅速与当地的村委会了解情况,得知被告早已去外地,现无法联系,于是通过深入走访,多种途径打听终于联系到被告,并为当事人杨梅菊整理好材料,完成了立案,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解中。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马店法庭的武占良法官已经多次去我们社区开展工作,不但为群众解决了不少法律难题,同时也为我们社区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法律帮助,让我们发展起经济更有了底气。”亳州市人大代表、利辛县永兴镇谢家集社区书记李振相告诉记者。

利辛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平向记者介绍:“今后,利辛法院将不断扩展“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机制,继续推动审判力量下沉,创新便民举措,延伸审判职能,全力提升诉讼服务品质,尽最大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诉前,努力让群众用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化解纠纷,用最快的速度兑现合法利益诉求,最大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常振龙 通讯员 周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