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乡村纠纷无“小事”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6-08 14:58:08

做实乡村纠纷化解,以“枫桥式”人民法庭为目标,打造诉前分流、诉中调解、判后释法“一条龙”服务。6月5日,记者从南陵县人民法院获悉,该院黄墓人民法庭今年以来,坚持指导前移、调解前移,以非诉引导、联合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诉前调解案件数占立案数88%,诉中调解、撤诉率达到56.8%。

5月初,黄墓法庭收到一起网上立案申请,工作人员点开后发现这是一起网络平台购物纠纷,标的200余元,且申请人张某对所诉被告的身份信息并不清楚,只提供了一个可能关联的电话号码和一个模糊的店面地址。案涉金额虽小,但法庭工作人员仍然主动与申请人张某取得了联系,告知起诉需要的相关材料。电话中,张某向工作人员求助,希望法庭能够提供简捷的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因为标的额不高,不要继续承担查询调查的时间和费用损失。为了避免诉讼成本的进一步扩大,减少群众不必要的麻烦,工作人员拨打了其提供的电话并与所诉被告取得了联系,通过多次与被告进行沟通交流,耐心释法析理,取得了被告的理解。最终,被告主动联络张某进行转款,一起小额纠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化解。

黄墓法庭仔细分析乡村成讼特点,在诉讼服务站搭建“导诉引流+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精准分流式诉讼服务,以“实”字为导向,与乡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等建立矛盾协同化解机制。

4月10日下午,位于南陵县许镇镇某村委会的会议室内,十几个人正在激烈地争论,这是黄墓法庭对一起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的诉前调解现场。由于村小组保管员提前取出了村集体的五年定期存款,给村民们造成了利息损失,村集体内部产生了矛盾。村民小组的小组长、党员代表、村民都在诉说着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该起纠纷诉至法庭后,法庭及时启动了诉前调解程序,并联络了之前参与过矛盾化解的镇司法所、村委会,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三家共同对该起纠纷进行问诊把脉,找出矛盾焦点和处理症结。下午持续3个多小时的争论、释理、明法、协调,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为这起涉众型纠纷画上了句号,村民们纷纷对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也为法院能够高效快速化解纠纷点赞。(记者 唐欢 通讯员 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