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注重教育帮扶和个别化矫正,进一步提升教育矫正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扎稳第一步。全省首创法、检、公、司“四方联动”社区矫正执法模式,推动社区矫正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有效破解了执法衔接不畅、日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在市、县、乡三级全部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健全完善矫委会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办公室工作细则,印发安庆市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安庆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规定等制度,建立了日统计、月报告、季调度等工作机制,实现市、县两级社区矫正机构全覆盖,社区矫正刑事执行力度大幅提升。
严格监管规范执法,走好第二步。在全市12个县级社区矫正中心设立检察室,围绕委托调查评估、交付衔接、脱管漏管、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内容开展社区矫正巡回检察,严格社区矫正规范执法,实现对社区矫正流程的全方位监督。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交叉评查,评查台账、案卷400余份,设立《工作任务督办单》,明确检查内容、督办问题、整改时限,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落实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前风险评估及接收、教育、管理等“无缝”衔接,常态化开展法官、检察官参与社区矫正对象入矫仪式,告知应遵守的监管规定及违规的法律后果,2023年已开展入矫“第一课”100余人次,增强宣告环节的权威性、庄严性和公正性。推进社区矫正智慧管理平台应用,充分利用在矫通、矫务通、协矫通APP开展管理教育,定期开展信息化核查和见面核查,核查率达100%。落实社区矫正分期分类分级管理和矫情分析制度,提升监管教育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加强引导注重帮扶,巩固第三步。市、县两级社区矫正机构引入社区矫正辅助人员100余名,投入经费600余万元,教育帮扶力量得到有效增强。市司法局与合肥现代心理研究院签订服务合同,开展心理健康辅导1000余人次、个别谈话3000余人次,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面对生活。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学习机制,建立教育基地73个、公益活动基地431个、就业帮扶基地 54个,近3年有5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电子商务、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等工种培训,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就业能力。针对性帮助落实就业就学、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性救助等政策措施,2023年对 120余名困难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送温暖”活动,帮扶资金10余万元。推进基层组织协助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为2000余名矫正对象建立了矫正小组,通过亲情、友情和邻里关系进行社会教育和帮扶,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通讯员 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