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省检察院召开“生态检察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据通报,2020年至今,全省检察机关共建议行政机关移送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727件882人,批准逮捕723件1262人,起诉3521件6919人;共摸排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侵害公共利益问题线索4034条,立案3300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525件;共向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企业和个人索赔损害赔偿金6.87亿余元。
联合挂牌督办25起危废案
2021年9月,南京某合金有限公司在明知除尘灰为危险废物的情况下,仍委托南京某环保公司按照一般固废进行处置。南京某环保公司又将危废转托给盐城某环保公司。2021年10月底,盐城某环保公司负责人吕某某(另案处理)联系被告人张某某,要求其提供危废倾倒地点,并支付相关费用。张某某安排被告人沈某某具体经办,沈某某又联系了被告人尚某某、马某提供倾倒地点。2021年11月,张某某等4人将95.66吨除尘灰运至我省全椒县,倾倒至一拆迁地块。除尘灰与现场原有建筑垃圾等固废部分混同,总重量约千余吨。经鉴定:混合堆放物质具有毒性,已严重污染环境。2022年9月29日,全椒县人民检察院以污染环境罪对涉案的张某某等4人提起公诉。今年1月16日,全椒县人民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处张某某等4人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至一年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犯罪行为,对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危害。为遏制违法处置危险废物犯罪多发态势,2020年以来,省检察院与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连续三年联合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对25起案件联合挂牌督办。在办理最高检挂牌督办的宿州3·26跨省倾倒危险废物特大环境污染案件过程中,省检察院成立工作专班,宿州市检察机关积极引导公安机关加大对涉案上游公司犯罪事实的侦查力度,为后续全面指控犯罪、提起公益诉讼主张和环境损害赔偿奠定基础,切实以高质量刑事检察履职提升打击犯罪效果。
引导增殖放流幼鱼1.1亿余尾
2021年10月5日至12月14日,刘某林、刘某刚使用三重刺网,在长江干流芜湖市西梁山至四褐山水域进行非法捕捞。捕捞后,刘某刚驾驶面包车将渔获物运送至芜湖市四褐山菜市场,由刘某花售卖。据统计,三人共非法捕获鲢鱼、草鱼、鳜鱼等常见鱼类计1563.69公斤,非法获利3万元。在对刘某林、刘某刚审查批准逮捕时,芜湖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发现,本案案情重大且需继续调取证据,遂主动介入侦查,除引导公安机关夯实了已认定的23起非法捕捞犯罪事实外,又增加认定了3起非法捕捞犯罪事实。办案检察官同时还发现,证人张某军作为饭店经营者,从刘某林处固定购入长江野生鱼达10次以上,金额8000余元,极有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遂监督公安机关对张某军立案侦查。鉴于刘某林主观恶性较大,在提起公诉时,办案检察官建议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二个月。2022年6月30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刘某林、刘某刚、刘某花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以及公益诉讼请求全部予以采纳和支持。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是长江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为保障长江“十年禁渔”重大战略落地落实,全省检察机关不断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严厉惩治非法捕捞犯罪行为。2020年8月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339件409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8件49人;批准逮捕 53件99人,起诉1001件1613人。在办案过程中,全省检察机关还十分注重生态资源的修复。2020年8月以来,共摸排渔业资源保护公益诉讼线索705条,立案484件,向相关渔业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57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18件,引导违法行为人及行政机关增殖放流各类幼鱼1.1亿余尾。
推动224座尾矿库得到治理
2018年下半年,巢湖某矿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情况下,非法占用肥东县某山场国家二级公益林林地进行石料开采。经鉴定,该矿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共非法占用林地15.9亩,致被占用区域林地上的原有植被和林业种植条件被严重毁坏。2022年4月26日,该矿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及其相关主管人员均被合肥铁路运输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刑事责任,但被毁林地未得到有效修复。同年12月16日,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向该矿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合规整改,打造绿色矿山。今年5月26日,合肥市人民检察院、肥东林业中心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对该公司生态修复情况现场验收。经现场查看及听取第三方验收单位意见,认为生态修复验收合格。
为推动重点领域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全省检察机关紧盯尾矿库污染问题治理,2020年以来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97件,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和企业治理尾矿库224座,清理矿渣等污染物1200余万吨。在该领域,东至县人民检察院诉安徽某新材料科技公司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等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记者 袁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