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芜湖市住建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对芜湖市排水防涝设施改造、海绵城市建设以及进入梅期以来的强降雨所做工作。 芜湖市自去年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之后,已先后印发《芜湖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与《芜湖市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实施细则》等多项政策文件。同时,贯彻海绵城市理念,统筹涝污共治,按照安徽省住建厅“九排治涝”要求,从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等方面系统谋划,全面提升城市排涝综合实力。
在2023年汛前,组建城市排涝应急抢险力量,充实应急队伍,建立市区两级应急抢险队伍75支共1208人,配备大功率水泵230台、移动排涝泵车21辆(抽排能力2.5万余m3/h)、应急车辆112辆,及其他各类物资、设备。督促各街道、社区、小区建立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做好暴雨防范准备。
完成主城区77座排涝泵站及立交泵站维修养护,对泵站、应急设备逐台测试,开机试运行;开展移动泵车、汽柴油发电机等各类应急设备操作演练,确保随时处于热备状态。完成主城区1658km雨水管网和53km排涝明渠清淤,保证排水通道畅通。汛前持续开展城区积水风险点排查,并建立清单,按计划实施整治,确保尽早整治到位。针对目前存在积水风险的19处点位,建立巡查值守及应急处置责任清单,“一点一策”落实巡查值守及应急处置责任。针对19处市政道路积水风险点、43个泵站、32处下穿通道、20余条排涝水系等重要区域,严格落实值守巡查及应急处置责任制度,定人定岗,责任到人。
降雨期间,启动运行43座泵站61台(套)机组,出动排涝应急处置人员1266人,架设水泵105台,调配排涝泵车47辆、应急车辆125辆,及时清理百余处雨水箅子,处置排水不畅问题。
芜湖市重点实施海绵城市项目180个,计划完成海绵总投资34.4亿元。截至5月底,已开工114个、已完工30个,澛东新园小区、朱家桥尾水湿地公园、云朵公园、万达口袋公园、楚江大道等一批已建成海绵示范项目持续发挥成效,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百姓生活更舒畅美好。接下来,该市将继续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新改扩建项目、排水防涝建设、水环境1+8等专项行动中持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加快构建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监测系统,打造人水和谐的海绵生态城市。(记者 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