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让执行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来源:张晓燕 甘友飞 记者 黄茵 阅读量:10000 2023-06-27 11:14:21

“法官,太感谢您啦!压在我心里一年多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从出事故到现在,我瘦了三十多斤,今晚终于可以安心睡个觉了。”被执行人强某频频向法官致谢,一旁的申请执行人季某也表示事情终于有个了结,拿到了赔偿款。这是近日发生在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调解室的一幕。

2021年10月,芜湖强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与行人季某接触,二人均倒地受伤。事故发生后,芜湖三山经开区交警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认定:强某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季某负次要责任。因双方就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无果,后季某将强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鉴定,季某的伤情构成十级伤残,法院依法判决强某赔偿季某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7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强某未能按期履行法律义务,季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强某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财产申报表等法律文书,并依法冻结其名下微信、支付宝、银行账号等,但被执行人强某始终拒绝履行,一方面称其家庭经济困难,另一方面认为法院判决不公。强制执行期间,强某多次致电法院称冻结银行账号导致其无法给女儿汇生活费,要求法院尽快解除冻结,其母亲更是多次到法院大厅吵闹。

考虑到两当事人事故发生前,曾在同一家工厂上班,仅因此次交通事故赔偿导致双方关系恶化。为妥善化解该起矛盾,执行法官找到被执行人强某妻子,其妻见到承办法官后叙述了自己家中实际困难,能否请法院出面协调减少部分金额。执行法官当场打电话给申请执行人季某,并如实转告关于强某家庭情况。终于,在执行法官的耐心劝导下,双方对赔偿数额达成一致,被执行人强某一次性支付给季某赔偿款4万元,双方承诺不再就该起事故有其他纠纷。一起涉民生案件圆满执结。

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都对法院执行工作表示满意,感受到了执行法官执法的力度与温暖。(张晓燕 甘友飞 记者 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