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接续推进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近日,安徽省司法厅印发《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年)》,绘就全省新一轮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年建设蓝图。
规划指出,当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更好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和优化服务供给,持续提升和改进服务水平,打造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法律服务网络全面建成,安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深入人心,律师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公证服务供给大幅提升,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切实增强,仲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调解工作格局日益深化,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服务的可及性、便捷化、精准度显著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加强法律服务行业党的建设,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快推进均衡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重点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有效增加每10万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要完善法律服务网络,强化实体平台有效覆盖,优化热线平台精准服务,升级网络平台功能,实施智慧法律服务工程,提高法律服务便利性、可及性。要提高全民法治素养,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要深化法律服务改革,健全完善律师管理体系,改革完善公证体制机制,推动法律援助工作转型升级,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完善仲裁工作体制机制,丰富现代法律服务体系。要共建社会治理格局,强化司法所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发展新时代调解工作,深化城乡基层依法治理,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提档升级,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健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建设一流法律服务高地,打造立足安徽、服务长三角、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要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加强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纳入重点人才培养计划。要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推动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建立实施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提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拔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规划要求,全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在公共法律服务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实施、服务运行、数据资源共享、财政保障等方面加强整体设计、统筹推进。要突出经费保障,按照预算管理规定保障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将法律援助经费、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各项经费保障。要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优化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结构,加强指导监督。要深化督查指导,依法履行职责,定期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范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有关检查和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本地区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要注重宣传引导,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和创新举措,加强理论实务研究,为探索建立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彭继友 胡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