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合肥市民熊姓老人在民警的陪同下来到银行,将刚刚追回的28万现金存入账户。看着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账户中,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事情还要从4月份说起。4月12日,熊姓老人接到了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的电话,询问其身份证有无外借,现已被警方查到涉嫌非法洗钱,要求其把全部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来洗清嫌疑。老人听闻后又害怕又担心,一时不敢和别人说起。
没过多久,老人又接到“民警”来电,对方添加了其网络社交账号,并发来了警官证、逮捕文书,见对方还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老人对其深信不疑。
因年事已高,老人便让保姆帮自己操作,在手机上下载视频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并按照对方的指示,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及收到的验证码一一报给对方。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为了尽快“洗脱嫌疑”,老人还按照对方的指示住到了一家宾馆配合调查,并早晚汇报每天的行程,彻底断绝与外界的联络。
4月13日,老人将卡中的35万元现金全部转到了“安全账户”后,对方还要求其将房产证抵押,缴纳50万元的“保证金”,感觉事态不对的保姆偷偷电话联系了老人身在外地的儿子。老人儿子意识到母亲可能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随即报警。
接到报警后,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胜利路派出所联合责任区刑警一队第一时间开展案件侦查工作,通过分析筛查,很快锁定涉案嫌疑人方某,并联合广州警方,于4月14日在广州一家银行门口将刚取完钱的方某抓获。
“太感谢你们了,真的没想到钱能追回来!”当老人从民警手中接过返还的被骗的28万元现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该案件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合肥警方提醒,公检法部门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也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警官证、通缉令、逮捕令,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请不要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轻易告诉别人。如不慎被骗,请注意保存相关证据,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同时提醒广大子女,多陪陪家中的老人,及时了解老人的消费情况和生活动态,尽可能避免老年人被骗的情况发生。(记者 李斐 通讯员 合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