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政法机关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工作来抓,及时出台全市政法系统服务保障“双招双引”十六条“硬举措”,着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充分展现政法机关的担当和作为,全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通道”按下服务“加速键”
今年3月20日10时,涡阳县公安局出入境窗口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为企服务专窗”,开启助企“一站式”服务,安排专人全程为亳州市经开区某医学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绿色通道服务,高效为该企业10名员工办理了护照,获得企业好评。
同时,涡阳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对有出境需求的涉外企业提供“绿名单”服务,承诺办证期限由7天缩短为3天。对有紧急出境需求的涉外企业,报经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批准,24小时内审批制证。截至目前,该大队已将亳州市4家符合条件的涉外企业纳入“绿名单”,并建立警企微信群,公布“绿色号码”,按期走访,及时回应企业需求。
为创新政府服务和管理方式,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该市公安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切实履行全省公安系统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及“绿名单”等各项利企便民工作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从企业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入手,让企业真真正正感受到便利、享受到实惠。
“尽力助企”实现服务“零距离”
为推进企业合规工作开展,持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亳州市检察院细化企业诉求清单,制定服务“六一战略”、切实改进作风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15条举措。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他们已走访、接待企业162家,帮助解决问题190余个,办结省“四送一服”平台推送事项14件。清理涉企“挂案”141件,使企业轻装出发;办理企业合规案件14件,让企业安心经营。
树牢“检企一心”理念,开展“检企共建结对子”活动,完成135家企业的对接工作。成立“为企兴亳法治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进企开展法律宣讲,随时提供法律咨询和司法帮助,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法律宣讲23次,切实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建立“检企共建”工作站11家,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服务,深入落实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制度,企业家约见检察长39次,破除企业发展“拦路虎”。
建立为企业解难题的长效机制,加大惩治合同诈骗、非法侵占、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力度,2022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已起诉238人。创新推出“亳安码”,探索涉企在矫人员在长三角及省级毗邻城市实现报备“自由行”,相关做法被最高检推广。开展市场主体权益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发出检察建议29件,真心真情、全力以赴解决好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方便留给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让企业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诉源治理”畅通诉求“大服务”
为帮助企业建章立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促进标本兼治、诉源治理,2022年以来,亳州法院以“执行110”为抓手,深入推动“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执结案件48195件,执行到位金额69.37亿元,实际执行到位率41.94%,法定期限内结案率99.48%,均居全省法院第二位。
在安徽某集团公司与利辛县某置业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执行一案中,涉案执行标的额高达3000余万元,利辛法院在实地走访中,发现申请执行公司因资金短缺已是诸事缠身,工人催要工资、供货商接连登门,急需该笔资金解决眼前困境,被执行公司又无法一次性清偿所有债务。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要求,加快处置进度,利辛法院依法审慎适用保全和强制措施,积极协调,促成双方同意通过询价方式确定已被冻结的被执行公司名下房屋拍卖价格,在询价的基础上予以降价,吸引更多竞买人参与竞拍。最终两次拍卖共计成交房产15处,成交款近1400万元,申请执行公司自愿接受流拍房产抵付下欠工程款。至此,该案圆满执结,最大限度减少对涉事企业的经营影响,助力企业爬坡过坎。
为了切实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把“纸面权利”变成“真金白银”,亳州法院集中开展“江淮风暴”优化营商环境之夏季行动、“百日攻坚”、“惠民暖企”集中执行等专项行动,坚持“执行110”“凌晨出击”双向挺进,用足用好执行强制措施,累计拘传2082人,拘留604人,罚款339.5万元,以拒执罪追究刑事责任31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8661人次、限制高消费26332人次;开展执行全媒体直播322场次,超过1900万网友围观。
2022年以来,亳州法院“执行110”出警8000余人次,出警轨迹遍及18个省、市,462名被执行人迫于“执行110”威慑,主动履行债务4065.7万元。
“法治智囊”搭好惠企“连心桥”
为积极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公平高效的法治营商环境,亳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不断优化营商举措,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去年以来,他们梳理出应予依法兑现的454个历史存量问题全部化解。核查兑现行政机关应履行给付义务案件78件,标的额1.2亿元。排查清理涉党政机关未结执行案件29件,标的额1727余万元,全部履行到位。扎实开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行动,印发《亳州市贯彻落实安徽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任务清单》,确定工作任务13项,明确具体要求46项,细化落实举措96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市89家单位625项政务服务事项750项材料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该市司法行政系统还围绕企业法律需求,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外来务工人员学法为重点,着重开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利企惠民政策,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深化法治企业创建活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法治化建设水平。借助律师自身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合同、企业采购等问题,积极开展“法治体检”,现场为企业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讲等服务,开展相关法律培训,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近年来,亳州市各级政法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在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发挥法治对经济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功能,主动担当、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不断推出进一步优化经济领域政法服务,依法打击治理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不辱使命,全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好保驾护航工作。”亳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中汉说。(记者 常振龙 通讯员 徐子勤 赵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