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全省新一轮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蓝图出炉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7-05 14:24:50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7月3日,记者获悉,为接续推进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省司法厅印发《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绘就全省新一轮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年建设蓝图。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法律服务网络全面建成,“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深入人心,律师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公证服务供给大幅提升,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切实增强,仲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调解工作格局日益深化,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服务的可及性、便捷化、精准度显著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强调,要加快推进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配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奖励补贴等手段,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开展法律服务机构结对帮扶、挂职锻炼、交流培训、跟班学习等活动,确保县域法律服务有效覆盖。重点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将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低收入群体等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有效增加每10万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为让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规划》要求,推动在校园、军营、创业园区等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信息查询、转介引导等服务。深入推进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实现人民群众法律需求“一端发起,三台响应”,综合考虑服务需求类型、需求提交时段、服务人员专业能力等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提升三大平台服务资源整合利用效率。

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有可为。《规划》指出,要健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推动县级以上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建立以内部法律顾问为主体、外聘法律顾问为补充的法律顾问队伍,到2025年底实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工作全覆盖。鼓励支持律师为银行、证券、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市场经济专业领域提供法律服务,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建立“万所联万会”法律服务机制。拓展公证“一网通办”和“跨省通办”,深化公证在金融、“三农”、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业务实践,扩大高频公证事项“跨省通办”业务范围。加强仲裁、调解等法律及社会服务资源统筹,探索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平台,推进企业和商会调解工作。引进国内外知名法律服务机构入驻安徽,遴选优质法律服务和司法资源,形成集司法审判、法律监督、法律服务、法治研究、法治教育、智慧法务、涉外服务、科技文创等功能于一体的法治创新聚集区。

积极“走出去”,主动“请进来”,随着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速,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是应有之义。《规划》明确,要采取提供多语种咨询服务等方式,引导在皖外国人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公民在走出去过程中更加自觉地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与全国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创建,鼓励支持我省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开展省内律师事务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顾问试点工作,推动公证处入选司法部确定的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机构,支持仲裁机构拓展涉外仲裁业务。实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工程,加强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纳入重点人才培养计划。(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彭继友 胡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