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旌德县兴隆镇却主动将“家务事”揽过来化解。6月27日,旌德县司法局兴隆司法所的“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成功化解首例家事纠纷,女所长、女调解员齐上阵,帮村民项某解决了无人赡养的闹心事。
家住兴隆镇光荣村的项某年事已高,养老遇到难题,其老伴去年已离世,现四个子女就项某养老问题互相推诿,都不愿出面承担照顾的义务。此事经村干部多方调解均未果,反而因“家丑外扬”导致四个子女之间关系恶化。6月20日,兴隆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正式揭牌成立。第二天,村干部将此事上报至“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依照工作机制,调解室接单后,调解员当即去往项某家中了解事情经过,并联络当事人子女到“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详细了解情况。根据当事人年龄结构、纠纷内容,最终委派司法所长主持调解,由当事人点单调解员吕腊香开展调解工作,派单“娘家人”和村干部共同参与。
调解时,“娘家人”始终把家庭和睦、亲情至上作为调解切入点,“耐心、用心”听牢骚、聊家常,“诚心、爱心”调矛盾、促和谐,并适时对当事人进行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其自觉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最终,项某的子女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相互间达成调解协议,约定项某继续由小儿子照顾,其余三兄妹每人每月支付生活费400元,平时有时间多陪陪老人,这起赡养纠纷得到圆满化解。调解结束后,“娘家人”调解员和村干部一起进行送单满意度回访,营造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法治氛围,让群众心服口服。
据悉,“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是兴隆镇创新打造以女性镇村干部为团队的特色调解组织,目的是主动将当地的婚姻家庭、情感纠纷、家长里短等问题吸附到当地来解决,通过面对面沟通达到双方“事心双解”。目前,兴隆司法所按照擅长领域构建“12+4+N”的调解模式:镇级女性调解员12名、村干部4名、法律顾问2名、驻镇法官1名、心理咨询师1名,按照年龄结构设置“娘家人”70调解团、80调解团和90调解团,并积极动态发展法援律师、“两代表一委员”、退休专业人士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该司法所负责人介绍,兴隆司法所将完善“党委领导、司法主导、多方参与、综合协调”的工作格局,推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等问题朝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纵深发展,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娘家人样板”。(记者 唐欢 通讯员 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