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以法治之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淮北市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综述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7-14 14:55:17

生活环境美丽宜居、富民产业蓬勃发展、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文明新风馨香扑面……走进濉溪县双堆集镇芦沟村,让人宛若置身独具特色、乡土浓郁的田园画卷,整洁靓丽的乡村美景徐徐展开。

芦沟村坐落在濉溪县最南部,早些年这里既没有村办工业,也没有区域优势,农民仅仅是解决温饱。而如今,这个小村庄已变得景美、民富、业兴。特别是随着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芦沟的名气越来越大,鲜花簇拥的小路上,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芦沟村的裂变只是淮北市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淮北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进程,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夯实民主法治基础。截至目前,该市443个行政村(社区)中,现有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07个,其中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52个。

健全村级组织 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淮北市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和支持村委会行使职权,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带领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濉溪县百善镇把黄新庄村、柳孜村、道口村三村资源进行整合,联合打造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区;杜集区高岳街道双楼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党员干部带头参加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362户,种植温室大棚450亩,露地蔬菜水果3000多亩,注册了“相王”牌商标,产品销往十几个大中城市。各村党支部书记均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等职务,村“两委”班子成员均做到交叉任职。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职责清晰、制度健全、工作规范。村委会能够做到自觉接受乡镇政府(街道办)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村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发扬人民民主 基层民主充分彰显

各村级党组织、村委会等均按期换届、程序规范、选风良好。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均实行“四议两公开”,对征地拆迁等重大民生问题,依托村民理事会等开展民主协商。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并依法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公共事务。定期开展村规民约“法治体检”,及时依法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制定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建立事项流程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和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完善、作用发挥良好。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设有“三务”公开栏。加强和规范村务监督工作,保证和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加强依法治理 法治建设有力推进

司法有温度,法治有力量。村干部积极参加法治培训,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解决各种矛盾问题。广泛开展以案普法、以案释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等法治宣传教育,做到每季度举办法治讲座或其他普法活动不少于1次,并及时更新法治宣传栏内容。建有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每村配有1名法律顾问、1名兼职人民调解员,每村至少培育5名“法律明白人”。每年均开展村级“法律明白人培训班”。法律顾问每月至少到村服务1天(不少于8小时),并在醒目位置公布联系方式,及时解答相关问题。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遏制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组织开展优秀法治文艺作品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推进送法治戏剧、法治书籍、法治微视频进村入户。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利用道旗、绿植等景观加注法治元素,宣传法律法规。打造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广场,兼具凉亭、长廊、文化大舞台于一体,让广大群众在耳闻目染中提升法治素养。

凝聚各方力量 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村发展规划明确,国家和省、市各项惠农利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20年以来,杜集区梧桐村采取“土地入股”模式进行山地整合,由田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规划、运作,村民参与其中。双楼村率先在全省进行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试点,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进一步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村民关系平等和谐,群众安居乐业。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净化,人与环境和谐友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淮北市将积极落实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建立和完善统筹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和解决“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培育典型,整体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继续加大“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加大农村群众的普法工作力度,着力拓展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普法平台。(杨永照 张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