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记者从祁门县人民法院获悉,为了方便异地当事人沟通,该院法官以组建微信群进行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两年的买卖合同纠纷,实现了当事人“不握手”亦言和。
原告黄山市某电子有限公司与被告浙江省缙云县某电子有限公司一直有电子芯片买卖合作。2021年6月,原告以被告欠付货款226100元为由诉至祁门县法院。被告收到起诉状等相关材料后主动找到原告,归还部分货款,并与原告私下协商达成和解,原告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书。
今年4月,原告再次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归还剩余货款76100元。立案庭负责人本着护航企业发展的初衷和原则,决定安排诉前调解员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化解该纠纷。考虑到被告住所地在浙江省,来祁门多有不便,诉前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联系,向双方当事人表明诉前调解的诸项优势,在征得双方同意后组建微信调解群。在群内,诉前调解员在了解纠纷原委后,从法律角度讲明欠付货款及迟延还款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从情理角度讲明双方长期合作关系切莫因该纠纷自此生疏,中断合作往来。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也当即履行了拖欠款项。
祁门县法院将积极发挥诉前调解机制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作用,以更高效率、更便捷的方式化解涉企纠纷,当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护航者”和服务企业做大做强的“店小二”,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护航民营企业健康高效发展。(记者 唐欢 通讯员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