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宿松县司法局聚焦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突出“细、严、实”,不断提升矫正教育质效,为平安宿松建设贡献司法行政力量。全县共开展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370例,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04人,解除社区矫正对象201人,列管社区矫正对象824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591人,各项数据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努力克服压力大、任务重、监管难等多重困难,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积极主动作为,从细、严、实着手,确保社区矫正对象“见人、见思想、见转变”。
做细日常监管,打牢矫正基础。入矫前,接到决定机关的委托评估调查函后,及时按程序启动调查评估,层层审核把关出具合法合理的评估意见书,为下一步决定机关判决和监管教育提供参考。收到社区矫正执行通知书后,认真核对相关法律文书,并立即通知社区矫正对象前来报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认真核实新入矫对象的身份和相关信息,告知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并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入矫宣告,明确社区矫正的严肃性和威慑力,增强其身份意识和服刑意识,引导其自觉接受矫正,警醒其敬畏法律、服从管理,扣好社区矫正的“第一粒扣子”。做细每日信息化核查、周闻其声、月见其面、季度实地查访和考核、请销假审核把关和外出期间监管等各项管理规定,严守社区矫正工作纪律,把准社区矫正监管基线。
做严集中教育,强化矫正举措。“从心开始,攻心至上”。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对象“4+1”教育矫正模式,与相关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引入社工、心理咨询师队伍,对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状况评估、心理疏导、个案服务、法治宣传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积极探索分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针对危险驾驶罪类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专题讲座,邀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为该类型社区矫正对象上法治课,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重点讲解超速驾驶、超员驾驶、酒后驾驶、醉酒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有效提高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共计受教育对象90余人次。
做实帮扶感化,提升矫正质效。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就学和生活困难等突出问题,对有特殊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必要的帮扶救助,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难”问题,主动与县人社部门沟通协调,开展就业指导帮扶,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早日回归社会。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就学难”问题,加强与相关学校的对接和沟通,落实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措施。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患重病、家庭特困”等问题,积极开展困难社区矫正对象走访摸排工作,加强与县民政部门的对接,协助落实临时救助、低保等政策,对5名特困对象落实司法救助5.1万元。(杨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