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讯 芜湖市镜湖区司法局近年来坚持把服务为民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聚焦人民群众,加强与民盟芜湖市委、镜湖区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开展“能力提升年”和“一地一品”等专项活动,纾解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法治建设见行见效。
新思维,解好社会治理方程式
“感谢社区的帮助,我已经收到公司赔付的治疗费了,一共有八万五千块呢。”“那就好,那您好好养伤,祝您早日康复。”听到电话那头何某话里的喜悦,该区荆山街道棠梅小区调解员曾晓玉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据悉,今年4月,何某在芜湖市某足疗店进行保洁工作中不慎摔伤,当天入院治疗,后经皖医二附院诊断为左侧肱骨近端骨折。何某因骨折后一直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生活上陷入困境,要求公司支付其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并及时支付工伤赔偿。但公司不愿承担全部费用,要求按照双方的过错程度和比例来划分责任,双方各执一词,后在曾晓玉和镜湖区司法局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于近日达成了调解协议。为落实司法服务为民,加快案件诉讼办理,今年来,该区一步织密立体化调解网络体系,通过宣传应用在线矛盾调解平台、微信调解等新型调解方法,深入践行“枫桥式”工作法。截至7月,全区共调解矛盾纠纷1465起,建立“百姓评理说事点”67个,收集上报信息242条,化解矛盾纠纷237件,开展宣传活动76次。
新手段,做实做细帮扶真举措
“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我们一定努力生活,把日子越过越好。”任某握着慰问人员的双手眼眶噙着泪水说。
任某是镜湖区社区矫正对象,因身患尿毒症重病卧床,被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任某的孩子目前小学在读,每月高额的透析治疗费用,导致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太乐观。“六一”前夕,镜湖区司法局组织相关单位人员来到任某家中,送去了慰问品,并与任某、任某母亲进行深入交流,鼓励他们好好生活,与困境作斗争。
2023年以来,镜湖区司法局联合民盟芜湖市委对重病矫正对象未成年子女进行走访慰问,并组织新入矫对象开展多场次心理辅导,进行社区矫正对象个体心理干预56人。此外,为做好安置帮扶工作,充分发挥远程探视帮教作用,截至7月,镜湖区司法局已为服刑人员家属成功安排探视414起,累计接待1500余人次,架起了服刑人员与家属连接的桥梁。(吴哨童 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