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来临,如何“看护”好家中的孩子,成为不少家长心头的一大难题。7月14日上午,家住合肥市包河区紫竹苑小区的一年级小朋友袁默恩还没到点就拉着家长来到位于竹西社区悦书房的暑托班。“社区办的这个班,孩子可喜欢了,这不昨天听说有手工课,早早就把鸡蛋托准备好,就等今天来上课了。”
近日,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举办的“五彩假日暑托班”正式开班,辖区孩子们也多了一个好去处,能够度过更有意义的暑期生活。据了解,像这样的暑托班,合肥市今年共开设151个,免费为孩子们提供兴趣培养、托管看护、课业辅导等托管服务,帮助确有需要的家庭解决孩子无人看护等突出问题。
趣味课堂玩中有学乐成长
“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娜娜老师,什么是变废为宝呀?”
“变废为宝就是把不用的垃圾变成有用的东西,就像我用旧衣服给布娃娃做衣服。”“我妈妈用洗衣液瓶种花、种大蒜也是变废为宝。”“我还有一个快递盒做成的笔筒呢。”
14日,在竹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一堂生动有趣的“变废为宝”手工课正在进行。14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修剪到涂色再到粘贴装饰,一步步将看似普通的鸡蛋托制作成五颜六色的美丽墙饰,成就感满满的同时,环保意识也不断提升。
在这里,除了趣味十足的手工课,孩子们还可以跟随科普专家感受科学魅力,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环保知识,在红色电影中重温革命岁月……作为竹西社区暑托班的负责人,阮燕对于班级老师安排、课程设置等事宜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她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暑假,暑托班不仅招募了一批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还邀请社区有一技之长的退休老人为孩子们上书法课、国画课,适逢不同节气,则会安排专门课程,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了解非遗艺术。今年的开班课,暑托班还组织二十多名小朋友共同走进省地质科普馆,在参观与互动中了解各类矿石的形成环境与过程,探索科技奥秘。
“官方”带娃家长放心又省心
“我们从2021年暑假以来开设托管班,已经累计开设20余种课程,服务2000余人次。”竹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指导员张静告诉记者,今年暑托班开班时长为两个月。
据悉,为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合肥市文明办组织开展2023年“五彩假日”托管班(暑假)文明实践活动,从7月1日起,遍布全市城乡的151个“五彩假日”暑托班陆续开班,以托管看护为主,结合资源特色,为广大中小学生免费提供红色文化、橙色安全、蓝色科普、绿色生态、紫色文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托管服务,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托管班内既‘托’又‘管’还‘教’,有趣又安全,宇泽开心,我们家长也放心。”从竹西社区暑托班2021年开班算起,今年已经是孙宇泽第三年参加了,最初在书法课堂学习一段时间后,妈妈发现孩子更有耐心了,写字也比以前进步许多,于是一直坚持送孩子来上课。
记者了解到,“五彩假日”暑托班的课程十分丰富,绘画、手工、书法、舞蹈、体育、阅读分享、影视赏析等应有尽有。包河区包河社区的暑托班将翰墨书法、丹青国画、艺术剪纸等搬上课堂,传统韵味十足;高新区站北社区的暑托班则带领孩子们开展21天健康晨跑,强体魄、健身心;长丰县左店镇创新社区、肥西县三河镇西街社区等多个地方还将心理辅导纳入课程设置,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来我们这里上课,安全也有保障。”阮燕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老师在通讯群里发布次日课程,家长根据孩子时间报名参加,并按时接送,课程开始前后,老师会实时关注每个孩子是否按时到校、回家;课上也会有老师和志愿者随时关注课堂安全。
童心童趣赋能治理新活力
在竹西社区,记者注意到,暑托班除了提供常态化课业辅导、托管看护服务以及书法、手工等个性化课程外,还将实践课程融入小区治理,让孩子们成为社区小主人,以小带大,以童心童趣赋能社区治理。
“爷爷,遛狗一定要牵上狗绳,老师说,‘养犬不掉链,牵紧文明绳’。”“好好,听你们小朋友的,我现在就拴绳。”
“叔叔您好,这是高空抛物的宣传单,送一份给您,在高楼上就算扔鸡蛋也能砸破头哦。”“大宝,谢谢你,我一定好好来看看。”
据了解,结合不同的课程,暑托班还组织小朋友们将知识融入实践,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养犬、高空抛物等宣传活动,增强小朋友们的文明意识,同时还组织他们在社区上门宣讲,以小带大,发挥情感纽带作用,带动家长、师生、老党员等群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成效显著。
“别看这些孩子还小,其实个个都很有想法,我们通过实践课程,让文明、规范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然后也通过他们的童言童语童行去影响周围人,为我们的社区治理注入‘童’力量。”张静告诉记者。(记者 徐奥萍 实习生 施露 李婧娴 闫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