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熊孩子“氪金”(给游戏充值)、家长维权不易的消费乱象层出不穷。今年2月,福建一名10岁的孩子胡某就用父亲手机玩游戏充值2万余元,多次协商退款未果后投诉至消保委。7月17日,记者从蚌埠市消保委获悉,日前,在该委的调解下,游戏公司最终全额退款。
2023年2月,胡某闲来无事在父亲手机上发现一款“XX精英”的网络游戏非常好玩,先后四次订购了该款游戏套装,并以微信密码支付方式通过拼多多网络平台向蚌埠市某网络游戏公司付款22600元。3月份,胡某父亲发现该情况后立即向平台投诉,希望考虑到胡某系未成年人,协调游戏公司退款。但平台和该公司在审核胡某父亲提供的户口本等相关材料后,认为其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说明游戏套装全部是孩子订购的,家长也应承担监护不力责任,双方经过多次协商未果。无奈之下,胡某父亲向福建省消保委投诉,请求帮助其协调解决游戏退费事宜。5月15日,该投诉通过省级投诉维权协作平台,由安徽省消保委转交蚌埠市消保委协调办理。
接到上级转办通知单后,蚌埠市消保委发现通过胡某提供的链接方式找不到游戏公司,在联系平台后得知,胡某因害怕家人责骂,于5月10日夜间删除游戏链接,目前已经无法联系到游戏公司客服人员,当事人提供的电话号码也已经停机。随后,蚌埠市消保委决定联合蚌山区消保委、蚌山区市场监管局和某电商产业园管委会四方人员组成专案组共同为胡某维权。在几次碰壁后,该委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日常巡查中于某电商大楼找到该公司的办公地址。
然而经过两轮调解后,游戏公司负责人仍然坚持对方不能有效提供是未成年人订购游戏的证据,不愿全额退款。面对调处僵局,专案组再次对投诉全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在投诉过程中交易链接被人删除了,说明该行为是胡某干的,也从反面印证了游戏套装是胡某订购;若是胡某父亲订购,他删除链接导致无法联系到商家则不符常理。随后,市消保委组织有关政法系统成员单位和公益律师论证后,一致认为游戏套装是未成年人胡某订购的证据是充分的。
最终,该游戏公司与胡某父亲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全额退还胡某订购游戏套装的22600元;胡某父亲承诺管教好孩子,若再次出现订购行为,将自行承担一切后果。目前22600元退款已经全额打入胡某账户。
蚌埠市消保委提示广大家长,暑假已至,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和娱乐生活,当孩子使用手机时,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不要告知其手机支付密码,避免出现资金损失。一旦家长发现未成年孩子误订收费的网络游戏,要立即退订,并保留相关信息,及时与平台和游戏公司联系,争取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