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当涂:红色“小网格” 撑起居民头顶“一片天”
来源:张磊 宣检超 记者 李小平 阅读量:10000 2023-07-28 17:39:45

2月20日清晨,当涂县护河镇护河村尹村自然村村民陶某驾驶无号牌三轮轻便摩托车沿当涂护河镇护新路行驶至幸福路交叉口时,和该镇清潭村村民杨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陶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交管部门认定,当事人陶某应负事故主要责任,杨某负次要责任。双方为此争论不休,就赔偿事宜始终未能达成一致。为化解双方矛盾,避免纠纷进一步升级扩大,当涂县护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接手后,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引经具法,几十次上门调解,终于让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圆满化解了一起看似无解的矛盾纠纷。

▲赵明 摄

“在调解过程中,我们是一个问题一把锁。”2023年7月25日,当涂县护河镇网格化管理中心,护河镇人大主席戴荣举告诉记者,近年来,护河镇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方法,优化基层“小网格” ,推进乡村治理“大提升”。该镇将全镇划分为47个农村网格和1个专属网格,按照“一格一网”的标准,建立“网格发现、分级处置、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搭建“镇村中心+网格”的工作模式,形成上下联动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

此外,该镇还依托“平安马鞍山”平台,搭建“综治中心+联动部门+网格”的上下联动信息化平台,形成“网格发现、村居呼叫、分级响应、协同治理”的快速处置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事发有上报、事中有处理、事后有反馈”的全链条闭环式处理。2022-年以来,全镇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70件,调处170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8%,协议履行率100%,未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及时使矛盾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非正常死亡、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发生。

当涂县姑孰镇凌云社区“村改居”社区,辖区居民小区 12 个,居民约9900 户,常住人口 1.8 万人。作为一个“村改居”社区,凌云社区具有辖区人口构成复杂,城乡居民混住,基础设施薄弱等特点。因生活生产习惯不同、小区建设标准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等原因,物业与业主关系、管道堵塞、占道经营、邻里纠纷、环境卫生等矛盾纠纷较多。为妥善处理矛盾纠纷,营造和谐安定的社区环境,凌云社区根据社情民情,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总结提炼“和合凌里”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在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社区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们社区很多突出的矛盾就在物业和业主之间,安置房小区的物业费收不上来,服务也就跟不上,上期以往就造成恶性循环。经过社区网格员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将这一突出问题向上反映之后,县里实行统一招标,政府补贴的‘大物业’政策,有效地缓解了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纠纷。”7月25日,当涂县凌云社区书记汪卉告诉记者,凌云社区依据住户数量、楼栋分布等情况,以“分布合理、便于管理”为原则,划分为16个网格,依托社区“一张图”管理系统,建立社区网格数据库,并积极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熟的优势,社区每日开展小区网格巡查、居民走访活动,查民情,访民意,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隐患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实时将民情信息汇总分类;每周召开由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居民代表、楼栋长四方参加的“芳邻议事会”,唠家常、提意见、想点子,将简单问题化解在小区。如今,该社区网格员个个都成为了当地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并掌握着各家的家庭情况、人员类别、区域设施以及各类矛盾隐患。

居民千件事、社区一张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网格化管理已成为基层社区管理的新模式,一张张看不见的网格,每个网格都由指定专人负责,收集信息、为民服务。当涂县目前划分网格906个,其中城市网格130个,农村网格722个,专属网格54个。并按照“一格一员”配备城乡专职网格员这一个又一个的小网格形成了全覆盖、高效率的为民服务网格体系,撑起了城市基层管理的“一片天”。(张磊 宣检超 记者 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