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在合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7月27日,中共安徽省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陈舜介绍,全会总结了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情况,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纵深推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入推进十大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系统部署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全面创新构建“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此外,重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决定》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今后5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举措和工作要求,对安徽今后一个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
“当前,安徽发展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陈舜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安徽发展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在区域发展格局、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活跃、产业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面临着国家战略叠加的新机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的新机遇、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机遇,特别是全面融加入长三角,借上了“东风”、搭上了“快车”,成为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安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上升期关键期,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善于识势、顺势、借势,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刻不停向前进,奋力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加速前进。
提及今后5年的总体目标,陈舜介绍,根据《决定》部署,要锚定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战略定位,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决定》还明确了11项重点任务,要坚持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在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以推动皖北全面振兴为重点,在加快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将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旗帜性抓手,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在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安徽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守正创新,在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以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为根本目的,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
“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忠专实’‘勤正廉’干部队伍,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此外,《决定》还明确了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会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奋力争先,勇担使命、勇闯新路。要坚决树牢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让肯实干的有奔头、混日子的没市场;要全力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环境,全面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各项举措,多为企业家、创业者“雪中送炭”“雨中送伞”;要加快提升攻坚克难的本领,保持“钻劲”“韧劲”“闯劲”,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起而行之、勇挑重担;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永葆初心,用心用情用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要着力强化担当尽责的精气神,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提振走在前列的志气,激发主动作为的热情,凝聚团结协作的合力。(记者 徐奥萍)